“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投資5000億元,建成連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三橫三縱”的特高壓骨干網架和13回長距離支流輸電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制定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guī)劃》,明確了堅強智能電網技術標準路線圖,是世界上首個用于引導智能電網技術發(fā)展的綱領性標準。國網公司的規(guī)劃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以華北、華中、華東為受端,以西北、東北電網為送端的三大同步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經濟運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智能雖然講的是整個電網的優(yōu)美表現,但是,其主體是電網,電網首先需要堅強。我國正在實施的特高壓輸電工程就是要解決“堅強”的一次電網問題。我國電網處于快速發(fā)展期,網架變化快。我國以大型能源基地為依托,通過“一特四大”戰(zhàn)略,實現更大范圍內能源資源優(yōu)化配置,決定了我國構建智能電網必須具有中國特色。
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能源稟賦特點的需要。由于我國一次能源分布與生產力發(fā)展很不平衡,三分之二的煤炭、風能、水電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而三分之二的能源消費在中東部地區(qū),需要依靠堅強的特高壓電網實現電力的遠距離傳輸和大范圍消納。從空間上來看,特高壓輸電使得兩端系統之間的電氣距離縮短,1000多千米的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在電氣距離上只相當于幾百千米的500千伏輸電線路,這使得大區(qū)電網之間電氣距離縮短。
“Electronomics”一詞正在美國火熱著,這是美國全球智能能源計劃負責人杰西•博斯特將“electricity”(電力)和“economics”(經濟)兩個詞結合的杰作。他指出,1950年,美國GDP的20%直接依賴于電力;今天,這個比例已超過60%,未來更加令人憧憬,因為現在是智能電網曙光初現。
建設智能電網,應把專注科技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更高的商業(yè)價值有機結合起來,才算把電網建好和用好。埃森哲公司的沃吉斯奇科認為,電力系統發(fā)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服務和調度等各個領域,均可從智能電網中獲益。一個利好消息是,在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整合已成趨勢,電子信息產業(yè)振興計劃將提升各行業(yè)信息化水平。整合和集成企業(yè)資產管理和電網生產運行管理資源,從而為電網發(fā)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這是發(fā)展智能電網的內部動力。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說法,嶄新而富有挑戰(zhàn)性,如果中國成功,有望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經驗。日本海外電力調查部副部長古野敏彥表示,在智能電網的探索之路上,中國步伐始終將是各國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