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按照規定,9月6日是歐盟宣布是否對中國光伏產品作出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最后期限,但截至9月4日,歐盟確定立案的消息已經在光伏業界流傳開來。據悉,8月31日,歐盟已經向中國駐歐盟使團發出照會,確認將對中國企業出口歐洲的太陽能電池及其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上周末,商務部致電我們稱,已經收到了歐盟光伏案照會,并召集阿特斯以及英利、尚德、天合光能4家企業的代表于9月4日下午召開緊急會議。”阿特斯的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但不知為何,商務部后來又臨時取消了會議,“我們現在也在試圖了解更多情況”。
也有一些企業表示未收到官方信息。截至記者發稿前,中國商務部并沒有對此事作出公開說明。但從目前的消息看,歐盟立案已是板上釘釘之事。與之相應的是,昨日,記者通過相關渠道獲悉,中國商務部即將宣布對歐盟多晶硅雙反立案。
默氏調停效果不佳
當地時間7月24日,包括SolarWorldAG在內的數家歐洲太陽能板制造商向歐盟委員會提起申訴稱,中國的制造商在歐洲低價傾銷產品。這些歐洲企業希望對中國產太陽能板征收反傾銷關稅。
這一消息在對剛剛經歷過美國“雙反”案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無疑是重擊,歐盟市場占據國內光伏產品出口的70%以上。
“一旦歐盟‘雙反’真的實施,對于以歐洲為主流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輝倫太陽能市場經理袁全告訴記者。目前,輝倫向歐盟出口比例占到全球出口總量的七成左右。
而阿特斯總裁瞿曉鏵則認為,只要歐盟立案,負面作用便會出來,會在市場上形成一種不確定因素,讓整個行業都處于觀望狀態。
此前,在記者的采訪中,多位企業的高管均把希望寄托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的時機上,希望兩國領導人通過政治層面的溝通有效地化解此次危機。值得欣慰的是,默克爾也在訪華期間公開表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希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貿易摩擦,避免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而從目前來看,默克爾的調停效果不佳。而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程鵬對此并不意外,“盡管此前默克爾有承諾,但歐盟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法律程序和決策機制,事情并不是由領導人決定。只要企業申訴是按程序走,立案就順理成章。”
不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屠新泉強調,在后面的裁決中,倒是會有政治參與,需要各成員國的投票表決,這時,默克爾或能發揮積極作用。不過是否能達到中國企業所希望的結果,還要看其他各國的態度。
光伏業進入整合期
申訴、立案、調查、初裁、終裁。這個過程,在美國的雙反中,中國光伏企業已經走完了大部分,初裁的結果離預期很遙遠——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的產品征收不低于30%的懲罰性進口關稅,中國多數大型出口商都受到影響。
那么,這一次的結果會不會步美國的后塵呢?能源專家林伯強認為,歐盟跟隨美國的可能性很大。
但屠新泉認為,相比于美國,歐盟的情況可能樂觀一些。從政治因素看,中歐比中美的關系要緩和。從經濟上講,歐洲深陷債務危機,需要中國的援助,這點或許能對光伏的反傾銷案有積極作用。
但在程鵬看來,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目前并不好判斷。雖然歐洲處于債務危機中,經濟上希望中國支援,但在債務危機下,貿易保護主義會抬頭。目前光伏行業不景氣,企業都有很強的生存壓力,出于對本國企業保護的考慮,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作出反傾銷制裁的可能性也很大。
貿易摩擦首當其沖的便是企業。林伯強預計,接下來將會是行業的整合期,將有大量的企業倒閉。
而據記者采訪了解,國內企業正在采取措施降低貿易摩擦帶來的震蕩。“無論事態如何發展,我們作為企業,會盡量對后期相關調查進行配合。同時會通過開拓中國市場、建立海外工廠等手段來減輕相關貿易戰對企業的影響。”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對記者說。
輝倫也做好了“未雨綢繆”的兩手準備:內部“節流”,如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對外“開源”,即開拓新興市場。同時考慮在海外建工廠,即所謂的“工廠換市場”。
政府力量不可或缺
除了企業方面自身的努力,程鵬認為,政府的力量不可忽略。“中國商務部一方面應該組織企業積極應訴,另一方面也要采取適當的反制措施。此外,還需跟歐盟以及其成員國進行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記者從業內權威人士處獲悉,中國商務部即將對外公布反制措施——對歐盟多晶硅“雙反”立案。8月中旬,代表中國多晶硅產業80%份額的四大多晶硅企業向中國商務部提交申訴,要求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實行“雙反”調查。此前,針對美國的雙反舉措,中國商務部也宣布對來自美韓的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
但屠新泉認為,貿易戰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雙方應該尋找中歐光伏企業合作的方式,聯合起來渡過難關,而不是自相殘殺。
而在林伯強看來,中國政府要出來救市,不過,救市并不是救企業,而是要出更大規模的補貼,解決光伏發展的成本問題,擴大光伏應用市場,解決設備的利用問題,盤活整個產業。這也可以解決光伏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