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原主任楊知宇因涉嫌貪污、受賄121萬余元,在武漢市中級法院受審。
楊知宇今年51歲。據檢方指控,2001年至2003年,楊知宇在擔任湖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主任期間,中心副主任袁某(另處)提議為福彩中心少數中層干部發獎金,經楊同意,由袁某等人利用虛列業務資金的手段先后從印刷廠等相關業務單位套取現金79.54萬元,予以共同貪污。事后,楊知宇個人分得11.1萬元。
這已經不是印刷企業第一次出現在這種案件當中,僅近兩年慧聰印刷網,就已經報道了多起類似案件。
如,2006年8月,《瑞麗》雜志兩名負責人徐某和宋某被指控在負責《瑞麗》系列雜志印制和招標工作過程中,分別收受深圳某印刷公司的好處費110萬余元和30萬余元;2007年4月,暨南大學出版社前社長曾慶賓先后多次收受原廣東惠陽印刷廠廠長馮煥波賄送的人民幣14萬元,及湛江日報社印刷廠駐廣州辦事處主任伍雄文賄送的人民幣15.2萬元;2008年1月,廣東省教育出版社原出版部經理袁某受賄案件,袁某收受了5家印刷廠廠長賄送的人民幣24.3萬元、港幣4萬元;2008年6月審理的武漢原硚口區副區長鄭朝忠受賄案中,鄭朝忠在擔任武漢市教科所副所長、武漢市教委主任助理、基教處處長職務期間,三年內共收受印刷廠的賄款33萬元。
客觀地講,成為貪污受賄罪犯的幫兇,絕不是印刷企業的本意。就像是臭名昭著的中超賽場,賄賂裁判一度成為了行業內的潛規則那樣,哪個足球俱樂部如果沒有孝敬裁判“那點意思”,那么在賽場上裁判就會對你“不好意思”。道理很簡單,他嘴上的哨子就是你的命。印刷行業的競爭激烈,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很多行業專家在呼吁印刷企業應該靠技術進步和差異化優勢贏得市場競爭,這個道理沒有錯誤,但是在現實當中這幾乎等同于一句廢話。畢竟能夠買得起先進設備的印刷企業還是少數,能夠實現差異化競爭的印刷企業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多數的印刷企業要想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能夠選擇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壓低工價,靠低價獲得訂單,另一條就是通過所謂的關系與人脈來贏得訂單。而要走第二條路,出血打點是不可少的,特別是那些確定有利可圖,而且不用擔心出現壞帳的業務,出血更是必須的。
印刷企業向掌管印刷業務大權的人上供,很多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為了企業的生存,但也恰是這不得已,助長了一些握有權力之人的貪欲。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歸根到底,這是由于國內的印刷企業過多過濫導致的惡性競爭造成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適當控制印刷企業總量,同時需要強化對印刷企業財務的監管。
從這個角度說,今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對于國內的印刷行業未必是個壞事。據了解,經濟危機的出現,已經導致了國內一批小型印刷企業關張,甚至有人預測國內印刷企業關張的數量可能達到印刷企業總量的兩成。經過這次大洗牌,存活下來的企業普遍是規模較大,市場競爭能力較強,管理較規范的企業。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保證這些企業不出問題,但畢竟其出問題的幾率要小與那些幾乎沒有規范可言的小型印刷企業。如果確實通過這次自然洗牌達到了規范印刷市場的目的,那對中國印刷行業的未來發展,反倒是一件好事。
在此,我們也希望印刷企業能夠嚴格自律。上帝只幫自助者,如果身為行業中人而不能自律,最終導致整個行業留下惡名,那么這個行業最終只能像中國足球一樣遭人唾棄。印刷企業經營是很困難,市場競爭的確激烈,但是這些都不足以使人去冒觸犯法律的危險。
印刷人呀,不要再成行賄人了,也不要再貪污受賄罪犯的幫兇,這樣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