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多年的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簽約成立儀式最近在北京舉行。該合作組織將搭建中國煤炭電子交易平臺。業內權威人士表示,“交易平臺運行后,世界煤炭業將首次出現權威的"中國價格"”。
全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是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陜西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徐州華東煤炭交易市場、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東北亞煤炭交易中心共同發起,各地煤炭交易中心(市場)自愿參加的聯合組織。合作組織將搭建公平、公正、公開的中國煤炭電子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金融、物流、認證、信息的互通互聯。
山西、內蒙古、陜西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也是我國最大的產煤省。合作組織的發起者包括上述三個省份的機構,全國煤炭交易市場正式啟用后,做大煤炭成交量意義較大。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智敏表示,建立煤炭交易市場合作組織,是推進煤炭市場化改革的一項開拓性的工作。
我國煤炭是個逐步市場化的過程。各方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有意在2013年起取消電煤重點合同,徹底放開電煤價格。這意味著電煤這一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真正實現市場化定價。
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2011年,中國煤炭產量約占世界煤炭產量一半,即接近34億噸。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原副會長武承厚認為,建立全國煤炭交易中心會推進煤炭市場化進程,煤炭交易電子化有利于發現實時價格,增加中國煤炭企業定價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