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阿迪達斯曾推出一款“智能跑鞋” Adidas
1。鞋子里裝有處理器、傳感器,能夠監控鞋子所承受的壓力。當壓力變大變小的時候,自動調整減震系統的軟硬程度。這樣做的好處是,它能夠自動適應不同路面以及我們的跑步習慣。一雙跑鞋等于幾雙跑鞋。
我們現在希望更多東西能夠與網絡相連,同樣是基于對“自動化”的渴望――自動滿足我們的需求。
最近飛利浦推出的燈具 Hue LED 十分受關注。它包括了三顆可以發出 1600 萬種顏色的 LED
燈泡,以及一個可連接到無線路由的橋接器,還有一個可以控制燈泡亮度、顏色的應用。
Hue LED 的燈泡與橋接器之間以 ZigBee LightLink 無線標準相連,橋接器與手機之間以 Wi-Fi 相連。于是當手機和 Hue
LED 接入同一個 Wi-Fi 中,我們就可以通過手機上應用,控制燈泡的亮度與顏色。
飛利浦為 Hue LED
開發的應用,允許我們自由挑選顏色,還能為燈光定制幾套情景模式,比如當我們閱讀著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可以控制燈光,讓閱讀變得更加舒服。
在 Hue LED 中,手機,變成了遙控器。而這個“遙控器”,以后可能是萬能的。
從硬件來看,手機已經提供了作為遙控器的硬件基礎,它可與網絡相連,并擁有一個可操作的界面。于是,控制硬件的軟件就變得重要。在 Fast Company
看來,一個能聯網的燈具,未來它可以變得更加智能。
比如說,當我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后不久,燈就自動關上;又或者當我們工作到深夜的時候,燈光會自動發生變化,以防傷害到我們的眼睛;未來燈具還可以充當消息提示器,每當有重要的電子郵件發送過來的時候,它就開始閃爍;對于“季節性情緒失調“的人來說,他們還可以設置不同季節里的燈光,來改善自己的情緒――科學家研究發現,燈光可以影響到人的情緒以及行為。
在未來,類似 Hue LED 的設備會變得迎來越多,而提到這些設備的時候,不能不提“機器對機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1995 年,西門子開發了名為“M1”的 GSM 數據模塊,讓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信成為可能。早期的 M1 常用于 POS
機,車輛遠程通信管理,供應鏈管理中。2000 年,西門子設立了“Wireless Modules”部門,用于發展和管理基于 M1 的業務。
隨著可聯網的設備,無線標準的增多,M2M 現在的外延已經有所擴大――Wi-Fi、藍牙、RFID、前文提到的 ZigBee、GPS 等等也已經加入到
M2M 的概念框架中。M2M 的發展,也促成“物聯網”概念的誕生。
“互聯網之父”Tim Berners-Lee 爵士曾說,“互聯網不但令機器相連,還令人們相連。”現在通信技術的發展,則令人與機器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