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2011年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的山羊絨產量占全球第一,從洗凈絨來說,產量大約占全球的65%;而無毛絨的提供量可以占到全球的90%;山羊絨最終產品的加工量占全球的78%左右。中國的山羊絨是全球最細的纖維,平均直徑是16-17微米,細的可以到14微米。目前,山羊絨在中國以外的產地主要是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質量好的是蒙古,但是纖維性能比中國差。
我國的山羊絨管理系統建立的比較完整,有100多個絨山羊的種羊場。現在我國一只羊一年只能生產150克羊絨,一年養20-30只羊也產不了幾斤羊絨。10年前,人們把河北的清河叫做“中國羊絨之都”。隨著寧夏人在全國收購羊絨的數量逐年增加,寧夏被業內視為又一個羊絨集散地。雖然現在的羊絨收購比較混亂,山羊絨的收購以個體為主,但是鄂爾多斯、鹿王、雪蓮等十大羊絨企業主要還是靠自己收購,這樣就容易保證羊絨的收購質量。
然而要保持我國在世界上的山羊絨地位,需要關注中國的山羊絨纖維正在變粗的問題。如不想辦法扭轉這種態勢,那么中國羊絨在世界上的地位就無法保住了。
從1995年開始,中國的山羊絨出現了變異纖維,產生了許多麻煩和問題,外國人認為中國的山羊絨的含絨量達不到標準。最突出的是2010年冬天,美國的山羊絨駱駝絨協會主席在中國訪問時,在北京某商場買了三件羊絨衫,含絨量只有64%。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對中國山羊絨的關注。同年,中國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給中央寫信,要求盡快剎住我國把山羊絨不斷變粗的態勢。
如果我國能想辦法保持山羊絨的細度,我國的羊絨產業就應該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
首先,山羊絨細度變粗導致山羊絨優良特性逐漸減少的問題,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各界和牧民的足夠重視。認識到必須采取迅速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改變山羊絨品質繼續下滑的趨勢。
其次,要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要完善山羊絨國家標準體系,著手制定山羊絨國際標準,解決標準和方法不統一、管理不科學對山羊絨優勢資源造成不利影響的問題。
同時,由于我國紡織工業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已經失去,能源成本和運輸成本在不斷增加,污水、污物和污氣的排放成本還要大幅提升,我們的羊絨產業只有放棄中低檔產品生產,不斷加大高檔和特高檔產品的生產,才能保證在世界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