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調研機構Espicom預計,到2011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規模有望接近500億元。消費電子企業進軍醫療設備市場可以依托自己在電子產品研發上的優勢,但目前醫療市場的不規則競爭也延緩了其發展的速度。在中國市場,飛利浦、佳能、索尼、東芝、日立等全球主要的消費電子企業已紛紛涉足醫療設備市場,并加快了推進步伐。目前,中國醫療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較差,需要購買大量的醫療設備。另外,家庭和個人的醫療設備需求增長很快,這也為醫療設備廠商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消費電子行業的黯淡,使那些擁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企業紛紛開始向醫療行業滲透。2007年,索尼在中國推出一系列醫療影像設備及系統解決方案;飛利浦自2004年成功轉型之后,2008年已經成為中國醫療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今年7月,NEC首推醫用灰階顯示器及高配置彩色顯示器;今年10月,佳能首度在國內展示其最新數字X射線成像系統CXDI-60G以及最新取得SFDA注冊證的CXDI-50G、CXDI-50C、CXDI-40EG、CXDI-40EC等5種產品;今年10月30日,GE醫療在全球首度發布其在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專業應用型數字化X光機———玲龍DR。
海爾生物醫療設備在全球推出其新一代PCR儀、低溫等離子滅菌器、08款血液保存箱、超低溫保存箱全系列產品和“深藍”零下150攝氏度深低溫保存箱等新品。美菱也推出了以“熱”為主題的新產品———加熱中心。美菱醫用冰柜宣傳部主任楊光照說:“美菱是從2002年開始涉足醫療領域的,目前已經研發出可達到零下160攝氏度的超低溫冰柜。”
其實,很多外國消費電子企業很早便進軍醫療領域,至今,飛利浦、佳能、東芝、索尼、日立、NEC等企業在該領域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
外國企業選擇在近幾年才“扎堆”進軍中國醫療市場的正是看中目前中國醫療市場蘊藏的廣闊商機。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為74.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2.09%,占全國醫藥進出口比重的31.2%。其中,出口額為49.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5.48%;進口額為24.5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5.74%。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近10個百分點,順差比去年同期擴大了11.4億美元。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Espicom預計,2010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將突破2000億美元,其中,醫療電子設備將占45%,達到900億美元的規模。從中國市場來看,未來幾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18.2%,到2011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規模有望接近500億元。
對于目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企業來說,在積極向產業鏈上游縱向延伸的同時,利用并購方式進軍醫療行業,實現橫向的多元化突破,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