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未來的鋼需求,在工業化的中期,由中期向后期的過渡是高速增長向低速增長的,總得來講還是處于增長期,而且是處于較高水平增長趨勢。鐵礦石作為生產鋼鐵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價格變化對于鋼材價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中國是鋼鐵生產大國,也是鐵礦石消費大國。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對于鐵礦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國內產量無法滿足需求,鋼鐵企業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因此中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連年遞增,進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
內蒙古大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針對當今趨勢制定明確的計劃,決定大力開展周油坊鐵礦項目,堅持將鋼鐵事業進行到底。
周油坊鐵礦床位于霍邱縣西部,距縣城約29公里,北鄰草樓鐵礦。行政區劃屬霍邱縣馮井鎮及范橋鄉管轄。礦區地勢平坦,海拔標高在25m~34.5m之間。礦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等特點。周油坊鐵礦礦石儲量較大,周邊分布有馬鋼、武鋼、首鋼、南鋼、沙鋼、寶鋼、信鋼、舞鋼、南昌鋼廠、湘鋼、漣鋼、萍鋼、新興鑄管等大、中型鋼鐵企業,這些鋼鐵公司自產鐵礦石都比較少,不能滿足自身需要,因此周油坊鐵礦的鐵精礦產品將具有長期、穩定、廣闊的銷售市場。
大中礦業在內蒙古地區現有5座在產鐵礦,鐵礦石年開采能力540萬噸,年產鐵精粉約110萬噸。未來隨著安徽地區年生產能力均為450萬噸的周油坊鐵礦、重新集鐵礦和內蒙古鐵礦擴建項目的陸續達產,預計2014年后公司鐵礦石年開采能力將增加到1,500萬噸,年產鐵精粉約500萬噸。
大中礦業的新規劃將大幅增加其規模,產品銷售區域及客戶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競爭實力顯著增強,為大中礦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國內鋼鐵行業的堅強后盾,大中礦業不僅擴張鋼鐵生產規模,還時刻不忘將安全生產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中礦業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環保思想和管理經驗,設立以董事長為負責人的安全委員會,大中礦業在各礦區設置分支機構,配備專職安監員以及環保員,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安全環保網絡。
大中礦業執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的標準化管理,對所有影響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所有過程和因素加以識別、確認、策劃和管理,并進行連續控制;大中礦業全面制訂和完善《安全環保例會制度》、《安全與環保操作規程》、《重大危險源監控及整改制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規章制度,不斷推進安全環保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
大中礦業確保安全投入。在安全投入方面,大中礦業采取上不封頂政策,對保障安全生產所需的采購及建設項目給予綠色通道。另外,大中礦業通過在適合的礦山采用充填法,采用自動化、可遙控工程設備減少危險環節用工數量,加強對采空區的安全治理和投入,加大對尾礦庫的安全投入和管理,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大中礦業實施安全目標管理,年初與全體員工簽訂安全目標責任制,明確了各生產單位、各職能部門的安全責任及其第一責任人;大中礦業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危化品安全知識、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等各類安全培訓,每班下井前對包括外包單位在內的所有井下工作人員進行班前安全培訓;大中礦業加強安全檢查,建立健全安全檢查臺帳,消除所有不安全因素。
大中礦業嚴格執行礦長帶班下井制度。大中礦業制定了《領導帶班下井管理細則》和《外委施工單位領導帶班下井管理細則》,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領導帶班下井及監督檢查暫行規定》的要求,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
大中礦業加強對外委承包商的管理。嚴格審查建井、采礦承包商的安全生產資質和能力;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本公司與承包商之間的安全生產職責;對承包商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
大中礦業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發揮自身礦石儲量優勢在行業內取得了有利的競爭地位。目前大中礦業已探明的鐵礦石資源保有儲量為70036.84萬噸,約占全國查明儲量的9.63‰,大中礦業在獨立鐵礦采選企業中具有較大的儲量優勢。大中礦業目前擁有七處鐵礦,其中兩處在建,在現有探礦權范圍內大中礦業仍在不斷開探新的儲量。
2009年以來,大中礦業的鐵礦石原礦產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增速明顯,作為一個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企業,大中礦業并沒有沉浸在公司目前擁有的儲量優勢中不思進取,而是積極開拓、擴張產能,探尋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大中礦業在現有礦山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擴建改造并開發建設新的礦山,同時,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階段,大中礦業的原礦開采能力將顯著提高,可持續開采時間將大大加長,這將進一步提升大中礦業的行業競爭地位。另外,大中礦業將積極響應《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政策號召,整合開發安徽霍邱地區的鐵礦資源,不斷提升大中礦業重要的鐵礦開采基地——霍邱縣的鐵礦采選能力,大中礦業力求進一步擴大公司的鐵礦儲量優勢,穩固大中礦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