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該省日前發布的《合成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額》和《燒堿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額》兩項標準,主要技術指標均嚴于國家標準,且全部為強制性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旨在助力節能,倒逼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
參與該標準制定的山西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行業管理部部長李三文向記者表示,這次制定的合成氨、燒堿兩大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是山西省已經發布的30項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一部分。新標準從準入值、限額值、先進值三個層次對高耗能企業提出強制性要求。其中,準入值是國家批準新建項目時要求必須達到的能耗控制值,否則不會批準建設;限額值按行業現行能耗水平倒計算的20%~30%作為淘汰率確定,在統計年度內對企業提出能耗水平控制要求;先進值以代表國內行業的最高水平來確定,是全行業能耗控制的目標。
據介紹,從統計的合成氨、燒堿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的數據分析,山西現有的17家合成氨企業和7家燒堿企業均已達到相應國家能耗限額標準。因此,在這兩個地方標準的制定中,山西嚴格遵循了技術可行性嚴于國標的原則。例如,國家標準《合成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中規定,以優質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生產企業,合成氨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先進值為1500千克標煤;而山西7家此類生產企業的綜合能耗平均指標為1398千克標準煤/噸,由此山西將地方標準值定在了1450千克標準煤/噸。又如,以非優質無煙塊煤、焦炭、型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生產企業,合成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全國先進值為1800千克標煤/噸;目前山西10家此類生產企業的平均指標為1615千克標準煤/噸,本標準值定在了等于或小于1800千克標準煤/噸。
同樣,山西燒堿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也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山西省現有燒堿企業已于2010年底全部改造為離子膜燒堿工藝。其中,離子膜法液堿(45%)《燒堿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國家標準為600千克標煤/噸,省標準為560千克標煤/噸;離子膜法燒堿噸產品電耗2490千瓦時,省標準為2400千瓦時。
據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節能處處長張占祥介紹,作為國家約束性指標,山西省已實現了全省“十一五”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22%的節能目標,實現節能量約4000萬噸標準煤,為全國節能目標的順利實現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近年來,該省煤化工企業的生產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了。如山西天澤煤化工集團2011年噸合成氨綜合能耗實現1158千克標煤,較GB21344-2008《合成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中規定的合成氨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先進值1500千克標煤低342千克標煤,處于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被授予“節能中國十大貢獻企業”、“全國合成氨能效領跑企業”等榮譽稱號。今年上半年,天澤集團實現利潤3.21億元,這其中,僅節能降耗一項就貢獻了1.21億元。
在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任務后,國家下達到山西省的“十二五”時期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為16%。2012年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約束性指標為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5%。經國家初步審定,今年一季度山西省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07%,與全年預定下降3.5%的節能目標相差0.43個百分點(全國一季度萬元GDP能耗平均下降2.2%),任務依然非常艱巨。
企業是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主體,地方標準領先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更嚴格的節能標準誕生正如風向標,將會使更多企業在提升節能技術和管理水平上受到激勵,能夠引導企業的節能水平更上一層樓,從而加大全行業的節能減排力度,加快節能減排的進程。標準的實施將抬高主要耗能行業準入門檻,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這對節能減排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