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老樹開新花
常平鎮龍昌數碼廠房,色彩鮮艷的塑膠玩具,在生產線上挨個被工人拾起,然后進行裝配。而它們在制作過程中,用了具體哪個標號的哪一桶油漆,經哪個模具壓制,經過哪個裝配和成品檢測,都一一可以通過流程中各個物料RFID標簽記錄的信息查詢到。
這樣一個東莞最聞名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應用智能工業、智能物流進行生產,已經是第三年了,而且連連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認定和示范資格。在玩具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龍昌近三年企業經營逆市上揚,按照公司提供的數據,2011年度銷售收入為35,536.30萬元人民幣,出口創匯5,640萬美元,比2010年度相比有大幅增長。
“誰說玩具是"老"行業?,F在可以看到它多先進,除了產品本身采用物聯網科技,在生產過程中也是絕對的"新"。”龍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鐘銘說:“我們瞄準的就是傳統產業現代化,用技術改造生產方式,一些東莞規模以上制造企業,都已經開始這類嘗試。”王瑜輝如是說。
自行調整甘做“配角”
松山湖晶宏半導體目前是一家臺資生產液晶顯示屏、汽車儀表板、銀行U盾、電子書、衛星導航及LED照明的企業,松山湖部分負責研發和銷售。公司董事長徐豫東介紹,目前產品主要是精密電子元件工業,已經進入德國大眾集團、德國大陸集團、信利光電、天馬微電子、比亞迪、華為、中興、美國亞馬遜等。
按說,這又是一家為大牌企業做“嫁衣裳”的企業。但徐豫東并不認為這不夠“先進”。實際上,公司此前曾做過手機芯片,但與國際上最先進的手機品牌比起來還是不足夠鶴立雞群,后來果斷放棄手機芯片,自行調整,選擇做高端的電子元件,成為許多大公司產品重要的產業鏈供應商。目前,臺灣總公司統計今年9月實收資本額為8.8億元。公司相信,選擇準確的定位把制造做專,能夠賺大錢的就是好生意。
數據看變化
2011年,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71.20億元,比2007年增長53.1%,比重增加到28.7%;優勢傳統產業實現增加值350.56億元,比2007年增長25.4%,比重為21.3%,比2007年低了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