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日前聯合發布,2012年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9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臨界點之上,顯示出我國制造業企穩向好,四季度經濟將呈現溫和回升的走勢。
有專家指出,PMI在9月份反彈,10月份站在臨界點之上。從短周期角度看,我國經濟處于探底回升的軌道上,這和宏觀調控預調微調力度不斷加大緊密相關,應當說是預料之中的。
我國宏觀政策預調微調已經一年,國家采取了加大對小微企業幫扶力度、推進結構性減稅、強化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重點項目審批和建設進度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這些措施的效應越來越明顯。
進入四季度后,我國前期穩增長政策的累計效應繼續釋放,包括前期出臺的包括流動性支持、基建投資加速以及財政支出擴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企業信心回升。
同時,我國商品房銷售回暖持續,累計效應帶動了下游建材及裝潢材料類行業的需求回升。而國內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銷售的持續提速,拉動了相應工業品需求的回升,企業利潤惡化程度得以減輕。
從PMI數據看,目前我國工業企業已經進入了主動補庫存階段,受這一因素的推動,我國制造業生產重回擴張,但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活動可能將呈現“淡季不淡”的狀態。
據悉,匯豐中國10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初值達到了3個月以來的新高。有分析認為,10月份匯豐制造業PMI的預覽值連續第二個月回升,這得益于前期寬松措施發揮效果。
實際上,我國制造業增長企穩主要歸功于國內需求的回暖,基建和地產需求提升疊加工業品價格回升,企業的生產活動在回暖,對原材料的采購也相應增長,去庫存活動對經濟的負貢獻基本進入尾聲。
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和國內市場需求都有所改善,我國主要出口貿易國家和地區經濟狀況改善和國內政府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利于制造業擴大產品銷售,體現在PMI指數體系中就是新訂單指數和出口新訂單指數企穩向好。
在宏觀環境回暖的情況下,預計四季度價格指數可能溫和上升。而過去兩三個月,歐洲中央銀行和美聯儲執行新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上行。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過去兩三個月我國PMI中購進價格指數連續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國經濟已出現復蘇。比如近期水泥、鐵礦石、鋼材及運輸的價格近來紛紛出現回升,煤炭、鐵礦石以及某些原材料的庫存正在不斷下降。
有觀點認為,四季度可以視為一個谷底回暖的標志性時間點,包括匯豐PMI、進出口及投資等數據的表現,我國經濟情況正在起著微妙向上的變化,三季度是下行的終點,也將是上行的起點。
其實,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對我國經濟改善提升最明顯的還是基礎設施的投資,說明政府在三季度后放出來的項目和流動性,確實對經濟起到了托底作用。因此,經濟增長的動力明年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反復。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確實是有潛力的,但是目前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
鑒于我國外部挑戰猶存而勞動力市場依然承壓,寬松政策仍然需要延續,以確保經濟更穩固的增長復蘇。從長遠看,我國經濟只有加大轉型升級的力度,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深化收入分配、資源要素價格、財稅體制、壟斷行業等領域的改革,才能真正激發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