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DCS應用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DCS在火電廠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火電廠自動化水平。
(1)作為機組監視和控制的主要手段。在機組分部試運行和整機啟動調試過程中,DCS已經能發揮作用,加速了機組安裝調試的進程;機組正式移交生產時保護和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均已能投入使用;為確保機組安全經濟運行作出了貢獻。
(2)廣大運行人員已經開始熟悉和信任CRT/鍵盤操作方式,并正在逐步擺脫對常規儀表和控制設備的依賴。300MW及以上火電機組均實現了單元集中控制,在單元控制室里實現對機組正常運行的監視和控制;在就地配合下,完成機組的啟停操作和事故處理,為逐步過渡到機爐電統一操作創造了條件。
(3)電廠輔助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系統(如輸煤、除灰、化水等)均采用微機型可編程控制器,實現順序控制。
(4)DCS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正在開始改變,國內自動化儀表制造行業和電廠自動化研究單位通過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在工程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已經能獨立承擔DCS系統組態和應用軟件設計、現場調試和培訓工作,為降低DCS的造價作出了貢獻。
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以下幾方面明顯的差距:
(1)盡管隨著調試、運行經驗的積累,DCS的可靠性已經大大改善,但是DCS使用中的隱患依然存在,硬件故障率高,死機現象、冗余切換故障等仍然時有發生。某些DCS的功能,如性能計算、機組自啟停、組級順控邏輯、操作指導等,在許多電廠中還未能投入,DCS在提高機組經濟性方面的效能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由于缺乏切實可行的測試方式和手段,有些DCS性能指標無法進行考核和驗收,許多性能指標遠沒有達到。
(2)DCS主要依靠進口,國產化進程跟不上DCS技術發展和更新的速度,由于DCS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被壓得很低,DCS供應商在工程設計和應用軟件開發方面均不可能有較大的投入。從而造成了DCS的性能不斷提高而應用軟件停滯不前,先進控制軟件不能推廣應用的局面。
(3)國內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在先進控制軟件和優化軟件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沒有同DCS制造廠密切結合,未能及時將研究成果產業化。
(4)電廠自動化設計工作仍處于較低水平,遠遠跟不上DCS和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由于電廠采用DCS之后,控制邏輯均由計算機電力軟件完成,控制系統邏輯設計的大部分工作從電力設計院轉移至DCS制造廠,這意味著DCS制造廠應對控制系統性能負主要責任,電力設計院僅承擔編制技術規范書、提供基礎資料和控制要求、確認DCS制造廠圖紙文件和安裝接線設計等工作。設計院往往忙于安裝接線設計,忽視對于控制邏輯圖的確認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加上較少深入參與系統驗收和調試,久而久之,電力設計院在控制系統設計方面的技能和專長逐漸衰退,也無法對DCS技術有更深入的認識,不能及時解決DCS調試和投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年來DCS技術規范書一直未能作過實質性修改和更新。
(5)由于DCS市場競爭激烈,各DCS廠商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也不斷變換,兼并和重組時有發生;而用國產DCS系統也有了一定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對推薦的DCS供應商名單作適當調整,并著手制定更靈活、更規范的DCS采購政策,使得技術上處于優勢的DCS系統能盡快在我國火電廠得到應用。
火電廠自動化發展的新課題
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用戶選擇電廠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電廠走向市場的嚴峻形勢,電力設計的任務不再僅僅是設計一個技術先進或造價低廉的電廠,而應當是設計一個面向市場、具有競爭力的電廠。電廠自動化設計必須有新的思路和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