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經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控制與自動化技術委員會IEC/TC65的25個成員國的投票,以我國控制設備安全技術為主導制定的控制設備安全標準,最終以100%的通過率,正式成為IEC國際標準,即IEC 61010-2-201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laboratory use Part 2-20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ntrol equipment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2-201部分:控制設備的特殊要求),這是首個被IEC批準的工業自動化領域安全標準。
工業自動化產品的安全是目前國際上自動化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中國在2007年啟動制定18項《工業自動化產品的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工業自動化產品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安全要求》國家標準以中國企業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為牽頭單位制定,參加起草的單位有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機電一體化協會、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歐姆龍(上海)有限公司、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此外,在2008年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工業自動化產品安全標準研究”項目資金的支持下,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牽頭,開始研制工業自動化產品安全關鍵技術,以配合工業自動化產品安全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
為了以我國安全要求為基礎制定控制設備安全國際標準,將我國企業的利益反映到國際標準中,促進國產控制設備進入國際市場,可編程序控制器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完成之后,2008年5月,中國代表團參加了IEC/TC65東京年會。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制定自動化產品安全要求國際標準的需求,獲得大多數成員的支持。為此,成立了IEC/TC65和TC66/JWG13工作組,專門負責制定工業自動化產品安全標準。中國國家委員會派出梅恪、柳曉菁、戈劍、包偉華、魏震、王勇、楊少陽等專家加入IEC/TC65和TC66/JWG13工作組,參加該工作組的還有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的專家。2008年10月,IEC/TC65和TC66/JWG13工作組首次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會前,中國向IEC組織提交了國際標準新工作項目(NP)提案,會議期間,工作組專家對中國提交的NP提案進行了詳細的審查,給出很高評價。會議決定接受中國提交的草案作為IEC/TC65和TC66/JWG13工作組文件,開始制定“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 第2-201部分 控制設備的特殊要求”國際標準。之后,工作組專家經過四年的努力,終于完成該國際標準的制定。
《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2-201部分:控制設備的特殊要求》IEC國際標準是我國在工業自動化安全國際標準化領域取得的第一個成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此外,以我國控制設備安全技術為基礎的國際標準的執行,將有利于提高我國控制設備質量和產品競爭力,保障人員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