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有網購嗎?
今天,你有刷微博嗎?
今天,你有駕駛車輛嗎?
今天,你有用搜索引擎嗎?
今天,你有發信息打電話嗎?
……
今天,你,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在互動百科上是這樣描述“大數據(Big data)”這一詞條——早在1980年代,美國就有人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之“大”,更多的意義在于:人類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數據在大量增加。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機構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包括了網絡日志,RFID技術,傳感器網絡,社會網絡,社會數據,互聯網文本和文件;互聯網搜索索引,呼叫詳細記錄,天文學,大氣科學,基因組學,生物地球化學,生物,和其他復雜和/或跨學科的科研,軍事偵察,醫療記錄,攝影檔案館視頻檔案和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大數據無處不在。
在互聯網剛剛普及的時候,“互聯網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這樣話頻頻聽到。而現在,小到發個微博,大到乘坐飛機,人們的各種信息都會記錄在龐大的網絡中。它們有的分類放置,有的則匯集在一起,總之,海量的數據形成了數據庫,從而出現了“大數據”。
IBM新興市場區域存儲產品部副總裁Jeff Barber認為,未來兩年人類產生的數據量是過去我們幾百年幾千年人類文明史上的總量還要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設備,每個人的設備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
與此同時,云計算繼個人計算機變革、互聯網變革之后,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帶來了生活、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成為了當前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云計算與大數據頗有些相似之處,但與其說它們異曲同工,倒不如說是相輔相成。
云計算與大數據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云計算改變了IT,而大數據則改變了業務。而大數據必須有云作為基礎架構,才能得以順暢運營。云計算與大數據的目標受眾不同。云計算是賣給CIO的技術和產品,是一個進階的IT解決方案。而大數據是賣給CEO、賣給業務層的產品,大數據的決策者是業務層。由于他們能直接感受到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必須在業務上以更有競爭力的方式戰勝對手。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身邊的一切都在大數據的范圍內。人們似乎再也沒有秘密,各種信息都暴露在大數據中。正如IBM研究院大數據系統首席架構師李劍所說,大數據時代中,數據不僅規模大,而且數據的來源多種多樣,有結構化的,還有非結構化的,現在原始數據并不重要,關鍵是從大量的數據中挖掘有用的信息,讓商務操作更加高效率是數據處理的關鍵,對存儲的要求也要存儲智能化。在大數據中成功采集適用的數據必將帶來無限商機。
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何京翔認為,大數據本身其實是信息革命的一個新引領。在未來幾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可能會有2100億個RFID或者集群,在我們的環境之中,如果未來的移動互聯、物聯網如果變成現實,我們的生活會被傳感器、會被數據采集裝置所擁抱,這時候數據量將更大。這些數據量僅僅是數據,并不能解決問題,它要從數據變成信息、變成智能、變成商業價值,這才能夠體現出真正的大數據的價值。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不僅在商務模式上顛覆了傳統的銷售理念,更在實現它的過程中為自動化產業帶來了新的契機。傳感器、RFID技術、物聯網等協助采集與傳輸數據,讓大數據的建立更為容易和準確。自動化技術就像“千手觀音”,觸及到大數據的各個環節,讓我們也深感社會發展中的一切都離不開自動化。2013年,大數據時代來了,儀器儀表與傳感器亦將成為熱門產品,它們要在傳統行業與新衍生的領域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