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氣、機械,硬件和軟件組件以及將其相連接的網絡正大力推動汽車設計的發展。不斷增加的車載功能和性能要求,且這些設計必須無縫地整合模擬和數字硬件以及控制軟件,增加了設計的復雜度。
復雜系統的設計之難,具體設計流程的局限體現為:
- 傳播關鍵的性能和內容信息,又要保護設計知識產權的矛盾。
- 設計流程信息分布于全球各地設計中心引出的交流界限
- 技術專業化
- 車載軟件不斷增加、相對重要性的提升所帶來的額外挑戰
- 目前公認的設計和分析方法無法使人了解在實驗室中不受控制或無法觀察到的設計工作
采用新的流程和開發工具,尤其是對這些復雜系統中計算機模型的開發和智能化運用,正在成為整個開發流程成功與否的關鍵。以模型為驅動的設計和分析,包括系統建模和仿真,能夠解決這些大量問題。
利用建模和仿真技術,汽車系統設計人員可以減少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問題、增進全球各地設計相關人員之間的溝通并對各種技術內容加以整合。模型兼容性可在從最初的概念探索到最終的硬件軟件驗證的設計過程各階段得以保持。
利用基于模型的設計方法,系統和組件設計師能夠攜手以最終設計的詳細驗證方式來驗證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完整系統。隨著設計工作的開展,對概念和組件的不斷驗證能夠使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增加,從而節約時間和金錢。
基于模型設計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支持穩定性設計(如六西格瑪設計)。單獨的組件模型能夠表征制造和環境的變動,因此整合系統模型將反映總體可變性。精準度疊加能夠得到評估,合理的系統界限也可以建立,降低質保成本的末端效應也能夠實現。
仿真可以做到實物硬件不能做到的事情,看到實物硬件不能看到的結果。比如,設計人員可以仿真一個在過高電壓或溫度值運行的系統,查看某個設備內部的電流、通量或其它狀態的變量。
以 VHDL-AMS 語言編寫的模型能夠在任何支持該標準的仿真器上運行,從而提供了仿真產品選擇余地。通過工具廠商之間的競爭取得價格、性能和功能集方面的優勢,所有這些都有利于汽車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