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市場是一個天平,產能和銷售就如同天平的兩端。正常的市場狀態應該是平衡的,一旦由于產能過剩或者產能過貧,接踵而至的必將是行業布局的洗牌和競爭模式的改善。
工程機械市場平衡效應
市場效應中的“供求關系”是對市場未來分析的一個良好解答。以房地產和工程機械舉例:
眾所周知,房地產在價格高升時期,主要原因就是求大于供,使房價一直居高不低,或許這里存在一個“庫存”的問題,但是,未投入市場的消費品完全可以不算。在國家經濟調控,和市場效應的影響下,房地產的現場有所改善,但是相對十年前仍然是價格的一種躍進,但是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也算是一種回歸,產能和銷售接近平衡,市場也不會顯得那么“畸形”。
在工程機械方面,2012年是工程機械銷售的一段冷期。但是在后期,馬太效應的顯現,出口方面的增長,同比下降幅度的減少,等等現象不僅僅在表達著競爭力升級,行業洗牌加速,更深一步在促進產能和銷量走向平衡。在這個多元化的方程式中,產品性能和企業的戰略競爭力升級是加快“=”號的最有影響力的參數。
在行業競爭力方面,70%的企業都在處于利潤下滑狀態,一部分龍頭企業卻在銷售上逆勢而升。從行業的永久性需求來說,工程機械在一步步改善,強者恒強。持續下降的狀態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改善。在出口方面,1-7月,行業進出口貿易額為14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其中進口金額38.0億美元,同比下降36.0%;出口金額109.6億美元,同比增長33.0%;實現貿易順差7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擴大48.5億美元。
雖然行業不景氣,但是產能和銷售的不平衡必然會成為短暫的,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在試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各種渠道去增加產品的銷售去路,而當未來工程機械的銷量大幅增長之時,企業也會在適當的時機提高產能,總之,每個企業在維護市場平衡之時,整個行業也在提高產能和銷售的值之時,維護其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