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保有量居全球前列的美國,發掘汽車節能潛力意義重大。隨著美國政府全面進行能源戰略推廣,從政府到企業,越來越多的投資開始聚焦汽車領域,僅8月上半月美國能源部就批準了26個相關資助項目,其中車用動力電池和碳纖維復合材料絕對是新寵。
節能環保的電池動力車雖然已成為汽車生產商爭相涉足的前沿領域,然而動力電池昂貴的價格加上續航能力有限,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何提升動力電池的性能、完善其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生產更強、更安全、更輕的汽車材料,降低電動交通工具的電池成本并改善發動機性能,美國能源部已經資助了一系列提升汽車能源效率的技術項目,以保持美國在全球工業中的競爭優勢。進入8月以后,在該領域的投資更顯密集。
8月2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向19個儲能創新項目投資4300萬美元,以推動先進電動汽車以及輸電網絡技術的發展。其中著眼于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電池技術潛力的12個項目,將獲得總計3000萬美元的資助。這些創新將幫助降低成本并改進下一代存儲技術,從而加快混合動力車的普及。其中,將獲得資助的位于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巴特爾研究所,計劃研制一個光學傳感器,以實現對鋰離子電池內部環境的實時監測。另外7個項目共將獲得1300萬美元的資助,以幫助小型科技公司探索最前沿的電能存儲技術,包括開發新型化學電池。
碳纖維復合材料因可以大幅減輕車身質量,而開始應用在一些高端車型上,但大規模使用一直受限于高成本。因此開發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擴大市場應用將是未來的重點。為此,8月13日,美國能源部宣布了7個新的投資項目,加速下一代更輕更強車用材料的開發。這些項目包括開發模型工具以助產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和先進鋼材,以及對新型輕量化高強度合金的研究。今年美國能源部將向這些項目提供800萬美元資金,明年將追加投資1375萬美元。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方面,位于華盛頓里奇蘭的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將獲得100萬美元投資,用于集成和驗證纖維取向和長度分布模型,并用來設計復雜的三維注塑成型的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汽車零件。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當日表示:“這項投資計劃建立在奧巴馬政府燃油經濟標準的基礎上。有了這些更強更輕的材料,我們就有機會顯著提高汽車燃料的經濟性,同時也將幫助美國在汽車設計和制造方面保持競爭優勢。”
其實,早在2011年7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與13個大型汽車制造商達成協議,將2012~2016年的燃油經濟性標準提高到35.5英里/加侖,到2025年轎車和輕型卡車這一指標達到54.5英里/加侖。
因看好未來市場前景,美國汽車生產商和化工巨頭也都在汽車節能方面加緊布局。今年6月,美國密歇根州米德蘭市迎來了第五家電動車用電池生產廠——陶氏柯卡姆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工廠在這里破土動工。工廠投產后,每年可為60000輛電動汽車配上電池。
今年4月中旬,美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商福特汽車公司與陶氏化學簽署協議,雙方計劃合作開發將先進碳纖復合材料大批量應用于汽車和卡車上的經濟可行性。在2020年之前,福特計劃為新推出的車型減重250 ̄750磅。另外,輕型材料也能幫助福特提高其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單次充電的行駛里程。福特首席技術官保羅·馬斯卡奈斯表示:“減輕車重可大幅提升車輛的能源效率,對于增加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而言更為關鍵。”
4月1日,帝人公司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復合材料應用中心開業,該技術中心重點關注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和其他工業方面的應用研發。帝人公司2011年12月與通用汽車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共同開發先進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帝人表示,將拓展一直以來只應用于高級轎車的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應用范圍,并增加產量。預計2015年該材料有望應用于數萬輛的量產車上。通用汽車公司副董事長史蒂夫·格斯基表示:“我們與帝人的合作將徹底改變碳纖維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方式,這項技術甚至可能改變一個行業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