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部署了20項工程;今年以來,科技部也先后出臺了電動汽車、高速列車、智能制造、潔凈煤技術、太陽能發電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正在邁入系統規劃下的穩步推進時期。
離不開當代知識基礎
我們現在說的新興產業,緣起于上世紀70年代前后的新技術革命,主要建立在上世紀以來人類所取得的科學認識基礎上,特別是人類對微觀物質世界的認識。這種產業的發展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種學科背景的知識可以應用于多個產業領域,如納米技術領域;二是一個產業領域的產品或技術依賴多個學科背景的知識,如手機等移動通訊領域;三是產業的發展與科學知識的探索深度融合,構成了知識探索、技術發展與產業價值實現互為依存的演進關系。
這是我們認識戰略性新興產業興起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背景。產業的生產組織方式是知識創造、技術創新、產品生產與商業模式之間的集成化或一體化模式。知識探索和創造活動被有效嵌入了產業分工的內部,彼此不再是完全獨立于產業外的線性遞進關系,而是共同發生在產業內部的耦合關系。從新興產業發展的角度講,知識是基礎、是資源、是要素。
需要互補性資本支撐
由于有知識基礎的需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名符其實的“系統工程”。從產學研合作的角度看,它要求建立起企業、高校與研究機構、中介及各類載體、政府乃至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多方緊密合作關系;從研發與技術創新的角度看,它要求有平衡高風險和高不確定性的機制和力量,需要有政府扶持和風險資本對接等對創新創業行為的支持;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迅速和快捷的知識創造和技術更替需要有更為靈活和有效的生產組織模式,傳統的垂直整合和滾動發展的方式必須讓位于網絡化組織以及在全球范圍橫向整合資源擴張和發展的方式;從擴大市場的角度看,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必須有良好的商業環境,使企業能對市場需求保持高度的靈敏和反應。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政府必須把早期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幼稚產業”加以支持和保護。
這些需求和要求實際上表現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互補性資產提供支撐。經過20多年的建設,如今,國家高新區就能夠有效并增強提供這種互補性資產的環境和空間。
產業發展的最優選擇
我國的國家高新區經過20余年建設,實際上已經成為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56家國家高新區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產品產值占全國該產業產品產值的51.5%,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占全國的34.8%,醫藥制造業占全國的26.5%,航空航天制造業占全國比重達27.3%。2010年,共有13434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設立在國家高新區,占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42.2%,56家國家高新區的高技術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為33324.6億元和10960.6億元,分別占全國34.3%和11.3%。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主體力量。
歷經2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也已經呈現出了可以孕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集群形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有良好集群形態的產業生態環境,其根本在于企業間形成緊密的網絡和以此為基礎的上下游關聯,特別是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知識關聯和知識互動,集群內部促進創新活動、技術擴散、人才流動等機制和氛圍,以及孕育創新的精神和文化。這些都已經在國家高新區形成。目前,北京中關村的芯片設計、上海張江的集成電路制造、武漢東湖的光纖光纜、深圳的通信設備、大連的軟件外包服務等產業集群,經過長足發展建設,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并呈現旺盛的發展態勢。
更為關鍵的是,國家高新區已經在“局域”范圍內基本完成了創新環境建設,形成了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政策支持鏈條,搭建起了官、產、學、研、資、介、用的支撐平臺和聯系網絡,高新區對外有高效的融資、融智、融商的渠道和窗口,對內有牢靠的科技支撐平臺、土地和資本供給平臺、創新創業支撐平臺、產業拓展平臺和高效的行政服務平臺等,在“局域”內形成了科學研究、技術擴散、工業應用、價值實現等有機銜接。這些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賴以培育發展的土壤和條件。
簡言之,高新區具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條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離不開高新區,也必須依托高新區;高新區20年建設積累的目標之一就在于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依托高新區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產業發展戰略政策的最優選擇。
(王勝光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