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季度,工程機械市場曾經是最火熱的行業;但今年以來,整個行業卻慘淡低迷,雖然,制造商們的新產品一次又一次地生產、下線、交付用戶,可是,新產品、新技術總是要經過市場挑選,總要經過買賣平臺的優勝劣汰,經過風吹雨打、千錘百煉,沉淀下來的才是機械行業的精華。
當新產品從展臺下來、步入殘酷的市場時,縱然先進技術有無法替代的優勢,但是,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畢竟不是多數,產品只有經過無數用戶的使用并得到認可,才能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定方向 創新理念成為大趨勢
今年以來,隨著工程機械市場的低迷,制造商和代理商都已經開始轉型,不再打“惡性循環”的價格戰,大多數制造企業都已經認識到,如果想讓自己的產品占領更多市場,那么,“作秀”式的宣傳和“小便宜”式的價格戰,根本就沒有任何用處或者短期內用處較大,但是長此以往有百害而無一益。只有高質量的產品,真正設身處地地考慮客戶利益、滿足用戶要求,才能獲得更好的銷售量。所謂得客戶之心者,便得工程機械之天下。
據專家介紹,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指標之一。21世紀初,機械制造業發展的特點是現代化高新技術的綜合利用,其趨勢是四化:即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專家表示,前些年,由于我國一些企業家在不清楚自己的行業本質的情況下就盲目生產擴張,品牌理念意識不強,在機械制造業中,我國企業首先要定位成為我國工業基礎攻堅的排頭兵,要積極樹立自己的品牌,強化品牌效應和危機意識,要有自己的品牌特點和企業文化理念,發展靈魂也是決定機械制造業發展方向的因素,在這個經濟技術全球化的時代,建立獨特的企業發展模式和理念,從技術中心轉向以理念為中心,明確企業發展目標。
專家強調,自從福特發明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全世界的人都以為這種能極大提升生產效率的方法,必然是非智能技術的頂峰,是不可以再作改進的了,但是,日本佳能相機一改流水線為圓桌生產線,效率大大提高,原來在一張圓桌上,勞動者可以相互合作,發揮各自聰明才智來完成相機的組裝,輕松的氣氛比死板的流水線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機械制造行業也是如此,讓各種不同工種的工人參與到流水線的不同位置,以便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國企業應該充分借鑒吸收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闖出一條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謀未來 你方唱罷我登場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技術、市場和用戶服務上,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年各大企業紛紛調整戰略思想,而這些新生的企業戰略并非是為了緩解低迷的市場壓力,而是求得未來更廣闊的發展之路。
技術升級產品創新這幾年,各大工程機械企業紛紛下線新產品,而這些新產品都是在原有產品的技術上有所升級,進而以不同于普通機械的特點吸引廣大客戶和媒體的眼球。
去年9月,中聯重科融合CIFA技術自主研發的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在演示區成功矗立并現場作業表演,采用的是CIFA最新歐洲技術,并被認為是新的世界紀錄。影響整個行業的泵車下線,引起了國內外行業人士、媒體和客戶的重視,行業分析和快速報道使該泵車風靡一時,不僅達到了聚焦中聯重科的目的,也提升了企業的品牌效應,讓行內人士相信企業未來的發展是不可估計的。
海外并購開拓市場自從年初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之后,一股并購潮也在行業內蔓延。據悉,這次海外并購的跟風并不是隨意的,三一重工之所以能帶動整個行業的跟風熱潮,是因為這次收購讓更多企業認識到,歐債危機給中國企業收購歐洲的知名品牌帶來了機會,是打開國際市場和產品技術升級的最好手段。雖然收購之路并非易事,但是未來對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發展是樂觀的。
服務客戶親切關懷近兩年,企業的售后服務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中聯重科在業內首推“藍色關愛”服務品牌,率先將設備服務從“被動式維修”升級為“主動式關懷”,并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工程機械的服務萬里行,也走到了客戶的身邊。如今,制造企業都將服務納入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中,而“服務”作為一個主題,各個企業都將本公司的服務理念傳播到大江南北,得到行業內的認可和客戶的信任。專家認為,這種主動式的出擊比被動地等待投訴要理想得多。
破難題 工程機械難以一蹴而就
全球商業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認為,雖然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廠家在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方面,已經超過全球行業平均水平,而且一些民營企業通過海外并購活動,進一步加強了行業地位,但是海外并購本身,并不能一蹴而就地解決中國工程機械設備的技術和質量問題。
艾睿鉑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機械行業在2006年至2012年期間實現了20%的年度增長之后,2012年到2015年期間,每年的增長預計達到33%。
根據中國統計局《聯合國展望》的數據,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期的中國,對于機械工程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艾睿鉑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正在推動這個行業的機械化趨勢。
目前,中國幾乎占據了全球機械設備銷售數量的六成。中國的民營企業已經進入了國際市場,而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也吸引了國際工程機械企業加大在中國的業務。
艾睿鉑全球重型設備業務負責人表示:“一些中國企業已經實現了全球規模,而一些并購活動,比如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將有助于這些企業的全球擴張和產品線的提升。”
但是,艾睿鉑的董事吳晶輝指出,國內企業面臨著幾大難題,很難通過海外并購來迅速實現產品的提升。“一個是液壓技術,這始終是難啃的骨頭,掌握核心技術的就這么幾家,日本幾家,德國幾家,它們沒有愿望去被收購;第二是精密加工,這并不是通過收購就能馬上獲得的,你可以買來幾個人,買來幾張圖紙,但是你買不到體系化的精密加工能力;第三是制造管理,國內的工廠進步很快,但是加工過程中的紀律性、庫存管理、成品率,還是有差距。”
吳晶輝建議,國內企業一方面需要開發培養基礎技術,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國際交流和海外招聘,避免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