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能耗大戶的鋼鐵企業如果大量采用節能減排設備,會不會增加企業運行成本?這似乎是近年來,困擾過很多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但在江蘇省溧陽市一家名為申特鋼鐵的中型鋼企,四年來不遺余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戰略,用事實告訴我們:鋼企實行節能減排,照樣能取得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
從理論上講,鋼鐵生產中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流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熱能和富余煤氣,如果把這部分熱量收集起來,那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申特利用四種余熱余氣發電設備,每年回收電能6.17億千瓦時,占公司年用電總量的70%,僅此一項直接為公司節約電費3億元。
2008年,申特投資6593萬元,購置三套高爐爐頂余壓發電設備。該設備是利用高爐冶煉的副產品——高爐爐頂煤氣具有的壓力能和熱能,將其轉化為電能,這是一種清潔發展機制倡導的環保產品。設備投運后,既能降低爐壓回收熱能,又能凈化煤氣、降低噪聲。如果把這部分被利用的熱能換算成電能,每年能節約2.8萬噸標準煤和2.6萬噸二氧化碳。
2010年,申特又投資2.8億元建設兩條焦化余熱發電工程。此項目利用焦化廠排出的高溫余熱煙氣,經余熱鍋爐熱交換后,將汽輪機的凝集水加熱成蒸汽,做工產生電能。這樣一來,兩條生產線每年可節電折合成標準煤8萬噸。
煉鋼轉爐生產時會產生大量低溫飽和蒸汽,這又為申特節能提供了可能。2010年,公司投資4000萬元,添置一臺4.5MW汽輪發電機組和配套設備,一年下來又可為公司節約標準煤1萬噸。
今年開始,申特又在施展循環經濟大手筆:投資近3億元,收集熄焦余熱和部分高溫富余煤氣進行發電。項目在明年投運后,熄焦余熱每小時可發電約1.8萬千瓦時,富余煤氣每小時也可發電約1萬千瓦時。屆時,申特自發電量將占到用電總量的75%,這組數字在國內鋼企中處于第一流水平。
中水又稱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廢水。申特鋼鐵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如果中水能夠全部被申特回收利用,那將產生“一石二鳥”的效果。公司組織技術力量經過多方攻關,終于在行業內率先攻克這一難題,并實現了溧陽市生活污水零排放,當年,公司便投入8000多萬元,全盤照收每天溧陽城區所有經處理的4萬噸中水。
這樣,每年申特中水使用的費用為0.36元/噸,比水資源使用費減少了0.14元/噸,年節水1400萬噸、節本200多萬元。
今年,鋼鐵面臨幾乎全行業虧損的生存狀況,而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卻能在行業寒冬中實現微利生存。1到6月份,申特鋼鐵完成銷售200億元,實現利潤4000萬元。
如今,走進申特鋼鐵有限公司,猶如走進城市花園一般。談及多年節能工作,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海濱感觸地說:“四年來,申特導入‘循環經濟’理念,累計投入余熱余氣發電設備近9億元,按目前狀況,三年多就可收回成本,而且有效實現了節能減排,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