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鋼1#(360m2)燒結機投人運行后,前期運行操作控制水平較低,且波動較大,遠不能滿足2200m3高爐冶煉對燒結礦產質量的要求,為此進行了提高燒結操作水平工藝技術研究,解決了機頭除塵灰的穩定配加和生石灰配消器皮重校驗等技術難題,使燒結礦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改善。轉鼓指數達到80%以上,最高達到83.89%,滿足了大高爐冶煉對燒結礦產質量的要求。
1、機頭除塵灰的穩定配加
提高燒結礦產量和質量的措施首先要穩定配料,燒結礦產量和質量的高低一般由燒結礦的礦物組成、粘結相的性質、粘結相的數量及浸潤性、礦物組織結構(包括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礦物結晶狀況等因素決定。而這些因素與燒結料的原料結構、燒結礦堿度的控制水平、混合料的水、碳控制、熔劑和固體燃料的性質、燒結工藝及其參數的控制等密切相關。
1.1現狀及存在問題
安鋼1#燒結機配料室未設計專門的除塵灰倉,除塵灰不能夠按照配比參與配料,而是直接放在皮帶上,影響配料精度的控制。具體存在以下問題:
(1)采用分時段集中放灰的作業制度。造成放灰的間斷性明顯,放灰時間集中,放灰量大且流量不均勻,加水潤濕困難,而且容易造成部分卸灰閥內除塵灰積留,造成閥體堵塞結塊。
(2)除塵灰本身細粒級含量較高,加之本身不易潤濕,粘結性差,造球效果不明顯。在分時段集中放灰的作業制度下,短時間內部分混合料內除塵灰含量過大,在燒結過程中造成局部料層透氣性嚴重變差,過濕帶加厚,爐條糊死。更嚴重的是,局部透氣性差,風量不足,燃燒不充分,造成在環冷機冷卻階段二次燃燒,排礦溫度過高而損壞設備。
1.2解決辦法
為解決上述難題,技術人員在提高放灰操作的均勻性上進行了多種探索,仔細研究了現場卸灰閥的分布情況,對每一個卸灰閥的灰量大小、輸送距離長短進行統計和整理。針對其特點,對機頭24個卸灰閥每次開啟兩個,其中A區和B區各一個,并考慮輸送距離長短搭配,灰量大的一電場搭配灰量小的三電場,二電場與二電場搭配的辦法,使全部卸灰閥放完一遍的時間為30min。實現了24h連續不間斷放灰,達到了均勻連續放灰的效果。采用了循環均勻放灰的作業制度以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放灰給燒結生產過程中帶來的不利影響,生產過程趨于穩定,同時燒結礦的各項指標也得到了提升。
實施循環放灰制度前后燒結礦的質量和理化性能見表1、表2。
表1:循環放灰前、后燒結礦質量水平(月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