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物聯網是指將裝置于各種物品上的傳感信息通過與互聯網結合而形成的巨大網絡。物聯網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組成。通過感知和傳輸技術實現物物和物人相連,通過信息采集、傳輸、分析、處理和決策完成信息到知識再到處理的智能化,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通常裝置于物品上提供傳感信息的技術和設備包括 :射頻識別技術(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技術等。
物聯網的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能夠遠程被感知和被控制,并與現有的網絡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加智慧的生產和生活體系。IBM 把物聯網稱為“智慧的地球”,而在國內,物聯網是“感知中國”。
國家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于 2010 年 6 月 8 日成立,《上海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 年)》也在世博前推出。
2 綜合布線系統進入物聯網的必要性
綜合布線系統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為大樓通信及智能化的應用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量的綜合布線系統已被安裝在大樓里,雖然綜合布線系統為大樓貢獻了智能化的基礎,但其自身的智能化管理卻被遺忘。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系統的變換,尤其隨著綜合布線系統便于跳接的功能的發揮,負責線路管理的網管人員面臨許多綜合布線及網絡“綜合癥”,令網管人員頭痛不已,同時綜合布線系統的管理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腳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
(1)遠程化管理問題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是應需而變,管理、調整方便,但實際上管理人員必須在現場才能完成,沒有實現遠程化管理。
(2)集中管理問題 :集中管理也困擾著跨國或跨地區企業。通常公司或機構總部需對下屬的異地機構進行有成效的管理,但是,傳統綜合布線系統是無法實現跨地區管理的,從而使管理人員頻頻出差,效率低下。
(3)安全性問題 :無法及時發現非授權的插拔跳線、信息點改動,無法及時發現非授權電腦接入網絡從而造成信息泄露,即使發現非授權操作也無法及時定位和跟蹤。
(4)文檔管理問題 :管理人員對綜合布線系統的每次跳接和調整必須修改文檔,由于傳統文檔無論紙質的或電子表格的都必須由人工完成,時間一長文檔涂改得無法查詢,不知所云。如果管理人員再發生變換,更使后來者無法快速接手系統。
(5)端口識別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標簽容易脫落和褪色,造成管理人員無從查找端口,不敢亂動跳線。在不得不調整端口時,管理人員不得不把跳線抽出來,查找對應的端口。重新連接時,有時不得不采取飛線,久而久之,機架混亂不堪,操作中其他端口容易脫落,脫落后無從查找。
(6)用戶管理問題 :通常網管人員把 IP地址與端口 MAC 地址綁定在一起來管理用戶,但即使這樣,管理人員還是無法快速確認設備或端口的具體物理位置,此問題是網管人員比較頭痛的問題。在企業內部存在電腦黑客和入侵者時,無法快速查明物理層的位置,造成信息的丟失,系統宕機,浪費大量時間尋找入侵者,有時候不得不逐臺電腦查找。
(7)資源管理問題 :對于大型網絡,如大型校園網,交換機端口無法確認是否有用,新增人員不得不用新的端口,而實際上有大量舊端口無人用,造成交換機端口大量浪費。
(8)高成本維護問題 :對維護人員的要求非常高,現場必須有專業人員,還要配備復雜的手冊程序,人工錯誤概率高,無法控制維護進程,增加誤操作的風險。
原文出自【比特網】,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network.chinabyte.com/251/123892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