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展會現場獲悉,此次展會讓一些企業成功拿下不少訂單,其中,棉紡行業在展會上敲定訂單最多的單機是高性能并條機,而且120多臺被兩家排名未必前列的專業生產并條機廠家包攬。例如,上海某家生產轉杯紡、過去并不知名的機械廠,今年首次參展,就在展會前3天累計簽訂了2000多萬元的訂單。
雖然一些企業在展會中戰果豐碩,但也有不少紡機企業仍然處于困窘中。例如某專業生產細紗機的規模紡機企業,去年一年僅售出10多臺細紗機長車,今年仍然舉步維艱。
“這次紡機展對每一個參展企業來說都是公平的,但在展會上逛展者對參展企業的評價及結果卻迥然不同。”本土一家展會公司負責人說,好的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必然受到客戶青睞,產品必然體現創新思維和技術,說明生產企業下了深工夫。反之,企業發展如果全憑感覺,市場一好拼命生產,產品就容易越做越差。在較為嚴峻的市場形勢下,紡機企業還應端正心態、苦練內功,扎扎實實做好企業自身的事情。
據今年5月底中國服裝紡織工業聯合會在行業經濟運行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內銷、出口、投資、經濟效益均呈現減速或下滑趨勢,業內人士對全年紡織經濟運行形勢的判斷較年初時的“前低后高”更不樂觀。行業經濟效益的下滑更讓人擔心,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9.67%,虧損額同比增長120%。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9月以來,國際與國內棉花差價為1000元/噸,今年5月25日,328級棉價差價達5460元/噸,更讓人吃驚的是與印度棉價相差居然達到8000元/噸-9000元/噸,嚴重倒掛的棉價導致棉紡織企業不得不依賴進口棉花與紗布,出口訂單大量流失。棉紡廠使用占棉花資源1/3以上的新疆棉更是雪上加霜,某紗廠去年在新疆采摘、加工10000噸棉花,按當時成本18000元/噸左右,平均差價3500元/噸來計算就是幾千萬元的損失,基本上企業前幾年賺的錢這兩年全部賠進去了。現在棉紡織企業老板對投資辦廠均小心翼翼,就怕血本無歸,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