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節能低碳,綠色發展” 為主題的節能宣傳周剛剛落下帷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全國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表示當前綠色低碳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發展潮流。
節能板塊躁動
早在節能宣傳周響徹全國之前,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已經躍躍欲試了。5月3日,當身在布魯塞爾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宣布“十二五”中國環保累計投入5萬億元人民幣之時,這一重大利好消息立刻引起環保板塊風生水起,包括開能環保、巴安水務在內的環保概念個股紛紛看漲、領跑市場,盡顯“躁動”。所謂政策未動,市場先行,嗅覺敏銳的的市場是不會放棄環保這塊蛋糕的。
不過環保產業的前景可不僅僅只是以上的一紙空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18日在長沙舉辦的第七屆中博會上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國用于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的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這是暨環保投入5萬億之后的又一政策利好,看得出來節能環保產業已是眾望所歸,不成長都難了。再加上5月30日國務院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將節能環保產業置于七大重點產業之首。政策對環保產業支持度可見一斑。
其實這段時間,不僅政策規劃頻出,節能環保實踐更是奇招頻出。5月28日,國家財政部、工信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公布《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免車船稅車型目錄 (第二批)》。6月初,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下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的推廣實施細則。加上此前印發的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空調的推廣實施細則,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五大類節能家電產品推廣實施細則已全部印發。當然還有許多環保新政,在此不一一贅述。
如此多的環保政策以及實踐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家對任何其他產業的支持力度。在此,相信大家都會有疑問,為何是節能環保產業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節能環保政策新解
首先,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必然選擇。中國經濟已經經歷了長期的高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是大勢所趨,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已是中國宏觀經濟的的關鍵詞。試想,何種產業才能擔此大任,答案不會是房地產,也不會是IT業,只有節能環保產業勝此任。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既可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又可拉動經濟增長,真正實現經濟、環保雙豐收,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其次,兩會期間,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目標降為7.5%,在過去的8年里,這一目標一直是8%。GDP預期增速的下調,是我們經濟朝著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此次目標下調是中國經濟轉向的開端,由此中深思,在時下國家聚力節能環保產業之際,我們就不用為此吃驚了。
再次,中國政府高調調整樓市,房地產業早早就進入了寒冬期,盡管近期有所企穩,但樓市仍面臨下滑風險。政府的調整與民間資本的觀望使的作為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風光大減。此時政策對節能環保業的支持既是宏觀經濟調整的需要,也體現出在房地產真空時代國家再造新興支柱產業的決心。
最后,近期經濟數據下滑,尤其四五月份PMI大幅下降,這更加劇了各界對中國經濟下滑趨勢的預判。而此時,國內正處在經濟結構的調整期,傳統高能耗產業被大量限制,而新興產業尚未充分啟航,此時諸多的政策只能加諸于節能環保產業。
總之,在節能環保產業大行其道之際,我們做的不僅是看到這一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更要深思其高速發展背后的經濟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