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從今年年初就一直在增加,從1月份開始已經做了十幾個項目。”5月4日,該公司商務部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1月1日,《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下稱《標準》)正式實施。這個被稱為“世界最嚴火電環保標準”給上游環保設備制造企業和工程公司帶來了直接利好,2600億元大蛋糕已經顯現。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判斷,新標準的實施,將能夠帶動環保技術和產業市場的發展,形成脫硝、脫硫和除塵等環保治理和設備制造業約2600億元的市場規模,為火電環保設備供應商和電力環保工程公司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環保企業忙起來了
作為江蘇峰業科技環保集團子公司(下稱江蘇峰業)之一,北京峰業主要為大型火力發電廠煙氣脫硫、脫硝等電力環保工程總承包,項目主要在華東地區。
江蘇峰業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發布初期,大部分電廠改造工程普遍處于觀望狀態,加上脫硝電價政策并未明確出臺,仍在試點階段,公司業務并沒有明顯增長。但最近,工程量開始明顯增加,“忙起來了”。
按照《標準》要求,到2015年,國內已運行和新建火電機組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硝設施,以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減排8%和10%的總體目標。根據中電聯測算,我國目前火電裝機容量大約是7億千瓦,其中脫硝機組約1億千瓦,尚有6億多千瓦機組需要進行脫硝改造。
“火電企業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脫銷的任務,企業招標項目的數量必然會大量增加,電力環保企業卻為數不多,供不應求已經顯現。”總部位于上海的另一家電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夏小姐在向本報記者介紹公司業績時稱,考慮到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脫硝改造的設備成本或者工程改造項目的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下調的可能性很小,反而很可能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火電脫硝前景樂觀,脫硝市場將會像當初的脫硫市場一樣,逐步進入高峰期。“國內的脫硫市場已基本飽和,但脫硝市場去年才剛剛開始,這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發電廠都在制訂改造計劃,上游的供應商今年的業務量將會是去年的幾倍。”
火電企業資金壓力漸顯
發改委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電廠給予每千瓦時0.8分錢的補貼,并不能完全緩解火電企業的成本壓力,企業改造設備的積極性并不高。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試圖聯系包括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國家電力集團等五家火電企業,了解企業在脫硝裝置改造上的進展情況,企業均未回復。
原能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朱成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由于近年來煤價上漲過快,電價改革不到位,火電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況。讓一個虧損的企業拿錢去改造設施,增加社會效益,而不增加發電量,企業改造設備的積極性不會提起來。”
電力環保工程公司對此卻并不擔心。他們均表示,《標準》作為國家強制標準一經實施,企業不達標即是違法,而不是靠企業的自覺性。江蘇峰業的人士說,火電企業不積極脫硝改造的狀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對電力環保公司來說是個機會。
環保企業期待規范競爭
迫于行政性的硬規定,一些電力企業初期可能會拖時間或者選擇一些價格比較低,但不能正常使用的脫硝設備來“裝樣子”,導致行業內企業無序競爭現象嚴重。
江蘇峰業的工作人員直言:“發電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故意壓低報價,還要求高質量、各項指標達標,這必然導致環保行業形成惡性競爭,行業越來越萎縮。”
知情人士透露,在火電廠脫硝改造建設中,一些廠商以僥幸心理低價購買設備,不重視產品質量和性能,導致了一大批不能正常使用的環保設施,極大地浪費資源了。
“從長遠看,得不償失。國家對于環保的要求只能愈加嚴格,一旦脫硝出現問題,主機也會被迫停止,像山西、湖北的某些發電廠已經關停。”上述人士強調。
電力環保企業對于目前市場中存在大打價格戰、惡性競爭的情況深感擔憂,他們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行業標準和有關政策來規范市場,并希望國家在稅收上給予一些優惠政策,扶持電力環保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