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專家分析未來國際天然氣供需市場形勢,認為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有望達到4000億立方米;屆時,或許中國將有實力影響國際天然氣貿易和價格,上海可能成為國際天然氣貿易樞紐。
“我們以今天的知識和想法來預測未來,就很難擺脫一種思維定勢。天然氣實際上比其他資源有著更高的不確定性。”國際能源署高級天然氣分析師安。蘇菲。庫爾博近日在該機構的一份簡報上發表文章稱,直線型的天然氣供需預測分析并不準確,供需的變化往往會出人意料地與傳統分析相背離。
庫爾博表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直至2005年,人們還認為美國到2010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之一。可現在,美國已被視為未來的一個主要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同樣,誰能想到澳大利亞到2017年就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呢?而在一直被視為‘唯一沒有油氣的中東國家’以色列,誰又能想到竟然發現了儲量豐富的外海氣田,現在已考慮油氣出口了呢?”
庫爾博認為,在許多領域,天然氣是一種備用燃料,因此天然氣的需求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和價格因素的影響。當前,頁巖氣的開發是許多人關注的熱點。在北美能持續提供相對比較廉價的頁巖氣同時滿足國內需求增長和出口需求的局面下,能源格局會有何變化?庫爾博認為,從過往經驗看,天然氣價格一直能保持較低位運行,考慮到日益嚴格的環境監管要求和差價優勢,天然氣可能會徹底取代煤炭的地位。
如果發電用頁巖氣的比例從24%提升至30%,到2020年就會增加8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如果油價維持在100美元/桶以上,而天然氣價格僅相當于20美元/桶,這種差價持續下去很可能會促使絕大多數大型車輛改用天然氣做燃料,而且天然氣發動機技術已經成熟,產量的提升將促使成本逐漸下降。
庫爾博認為,中國天然氣需求的變數比較大,中國大幅提升天然氣用量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不過,如果中國改革天然氣價格體制,進一步大力開發頁巖氣和煤層氣,并增加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量,那么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完全有望達到4000億立方米。庫爾博預測,屆時,或許中國將有實力影響國際天然氣貿易和價格,上海可能會成為國際天然氣貿易樞紐和交易中心。同時,為滿足更大的國際市場需求,供給必然要增加,這時就會出現一些新的天然氣出口國,比如儲量潛力較大的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
從上述因素看,國際天然氣市場是否就一定保持繁榮增長的態勢呢?庫爾博認為,這不見得。如果歐洲經濟危機持續,而且天然氣仍保持相對較高價位,那么就會抑制天然氣的需求,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