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很多人都有個人健康檔案和私人醫生,在武漢,居民在社區里也可建個人健康檔案。記者昨日從武漢市信息產業辦獲悉,該市在全國率先開發了 以智能養老為核心的“智能健康機”,一種集合了體檢、健康檔案、病情分析、在線診斷等功能的終端設備開始進入社區,社區居民可免費自建健康檔案看醫生。
一臺儀器可測10多項身體指標
昨日上午,漢陽區橋西社區的付阿姨到社區健康室,在一臺儀器前坐下,將手臂放入檢測口,儀器顯示屏自動顯示骨骼筋率、脂肪率、血壓、心率等多項身體指標。
作為武漢“智慧城市”項目建設之一,橋西社區引進了一臺圍繞居民健康打造的儀器。據市信息產業辦介紹,這臺“智能健康機”把現在常見的體溫、心電、血壓等檢測功能集成在一臺檢測儀上,居民能免費檢測10多項身體指標。
刷身份證可建個人健康檔案
章女士昨日是最近第四次檢測身體,她刷了身份證后,屏幕上就顯示前三次她的各項檢測報告,顯示她在哪個時間段檢測的,高壓、低壓、骨骼筋率等身體數據分別是多少。章女士說,這相當于自己有了一份個人健康檔案。記者發現,橋西社區目前已有450多人通過“智能健康機”檢測和歸納,建立了完整的個人健康檔案。
醫生在線即時接受健康咨詢
現在很多家用的血糖儀等檢測設備的弊端是缺乏病情分析功能,漢產“智能健康機”不但提供檢測設備,還建立起了包括全科醫生、營養專家、運動專家等后臺分析平臺。居民檢測結束后,可通過電話即時詢問醫生。武漢市信息產業辦表示,今年該市將大力推進“智能養老”項目,推動社區建立智能化居家養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