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子商務成趨勢
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日益加劇,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速度也有所減緩,正進入一個“休眠期”。互聯網行業正在尋找下一個利潤來源,網絡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模式又一次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對于醫藥行業來講,互聯網也是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認為:“傳統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提是商品的標準化,醫藥和化工產品無疑是最適合電子商務的行業。”
目前發達國家的醫藥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即使在這種經濟情況下,網上醫藥交易也很普遍。而在國內,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傳統的醫藥流通年均周轉次數為4次,流通費用率在12.6%,最高可達30%,而依靠互聯網來完成流通的美國醫藥行業的年周轉次數為15次,費用率為2.6%。一旦通過電子商務來完成流通過程的優化和流通效率的提高,可以想象,該商務平臺對于我國3000億元成交額的醫藥行業的影響力以及該商務平臺所蘊涵的潛力有多大。
并非潮流,而是趨勢
縱觀國內外醫藥電子商務的應用,主要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通過互聯網進行醫藥信息的發布和獲取;第二個層次,進行藥品價格信息的發布和交易的撮合;第三個層次,完整的電子商務,即通過互聯網完成從藥品信息發布和獲取到在線交易、在線支付的全過程。
國內從事醫藥電子商務的企業不少,海虹醫藥網、3156全國藥品網、九州通醫藥網、民生醫藥網分別探索出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業績,但他們還沒有發展成為具有壟斷性質的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也還未形成完全意義上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國內發展醫藥電子商務的堅實腳步已經邁出,在大環境趨于好轉的情況下,無論這些醫藥網站是從哪方面定位,進而走入醫藥電子商務的縱深處的,毫無疑問的是,這已不再是一種潮流,而是一種趨勢。已經在各自的環節上找到突破口的中國醫藥電子商務,正在一步步向最終打通整個鏈條靠近。
“e”化了的醫藥營銷活動
業內人士認為,藥品交易行為從單一的柜臺式銷售向柜臺與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相結合的形式發展是必然趨勢。互聯網絡技術的實際運用產生了一定的專業藥品交易網絡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將電子商務與傳統醫藥分銷產業相結合,形成“e時代”獨具特色的醫藥分銷模式。
在中國,自然界的動植物和礦物用于治病的歷史已有8000年,而普遍使用電腦和因特網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因為網絡,古老的中藥與年輕的鼠標結緣。無需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艱難穿行,只要有臺電腦,就能實時了解全國乃至全球的藥材和藥品信息,并能按需及時向全國各地配送藥品。醫藥人士無需再天南地北地“征戰”開拓市場,只需輕點鼠標,便可找到具有實力的藥品代理商,實現藥品推廣的暢通無阻。
醫藥電子商務是一個查詢藥品招商與藥品代理的垂直信息平臺,它把傳統的招商模式與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結合,主要服務于制藥商、代理商和經銷商,它與傳統的招商渠道相比最為顯著的區別就是,它把醫藥行業傳統的商務活動整個流程都“e”化了,從制藥商尋找經銷商,到對經銷商進行洽談篩選,以及確定開展交易合同等等,都已經實現電子化與數字化。3156全國藥品網執行總裁譚小開在接受《市場周刊》的采訪中提到:“我們在朝第三方交易平臺的醫藥電子商務網站方向去發展,力爭在全國藥品網網絡平臺上解決藥品除線下貨物配送之外的所有問題。”這也是國內醫藥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總體方向。
從總體趨勢看來,未來幾年內,只有傳統企業方式與互聯網企業方式相結合的公司才能生存,才能發展。電子商務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醫藥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醫藥系統的電子商務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