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反潛巡邏機,是一種高度綜合化和復雜化的航空武器系統,包括了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大型飛機平臺技術和反潛武器技術的綜合,研制難度相當大,服役周期長。
新型反潛機高新6號
隨著國產第一款大型反潛巡邏機千呼萬喚始出來,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能研制生產大型常規起降反潛巡邏機的國家。全球主力大型反潛巡邏機性能對比當前,世界主要的現役大型反潛巡邏機包括美國陣3C“獵戶座”、法國“大西洋”ATLZ、英國HS一801“獵迷”。
美國的只3C是生產和服役規模最大的反潛機,而“伊爾”一38則是生產規模僅次干陣3C的機型。這兩種都和“高新6號”一樣是基于4發中型運輸機平臺研制,其相似度大于其他飛機。
“高新六號”使用我國自制“運九”運輸機的機體,但在機鼻下方加裝一具搜索雷達,并且將機尾大幅延長,以裝置探測水下潛艦的磁異偵測儀(MAD)。由于磁異偵測儀是感測潛艦鋼質艇身對地球磁場的干擾,理論上天線愈大效果愈好。
但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報告評估,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解放軍海軍艦艇大部分時間仍是在近海活動;到八五年十一月,中國海軍才首次出國往巴基斯坦訪問。八六年五月,北海艦隊的聯合編隊于西北太平洋首次完成遠海合同作戰訓練……美科學家聯盟網站的報告則說,2005年,五十艘中國潛艇的遠洋巡邏次數是零,2008年提升到十二次,但每艘中國潛艇平均要四年半才有機會巡邏一次。而美國潛艇每年至少都遠洋巡邏一次。
當中國還在研制高新6型反潛機的時候,美國和日本已經開始裝備新一代高速大航程反潛巡邏機,中國的反潛機面臨著還沒有服役就已經落后他國20年的尷尬局面。這也說明我國軍工業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