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傳統的蒸汽機車或柴油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不同,電氣化鐵路是指從外部電源和牽引供電系統獲得電能,通過電力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由于電氣化鐵路牽引功率大、節能環保、能大幅度提高運輸能力和速度,比傳統的蒸汽機車或柴油機車在技術、經濟、環保方面具有明顯優越性。因此,鐵路電氣化率代表了一個國家鐵路發展水平的高低。
世界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879年5月31日在德國柏林舉辦的世界貿易博覽會上展出,迄今已有133年的歷史。相比之下,我國發展電氣化鐵路晚得多,1958年開始從零起步,到1961年8月建成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寶鳳段,全長91公里。
僅僅54年的發展,我國電氣化鐵路的規模已居世界第一,這主要得益于我國鐵路建設走了一條獨特的創新發展道路。
2004年鐵路中長期規劃出臺以來,我國鐵路堅持提高電氣化率,發展瞄準世界鐵路先進水平,運用后發優勢,博采眾家之長,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為鐵路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原動力。
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從京津城際建設時期的以外方為主、我方為輔,到武廣高鐵的以我方為主、外方為輔,再到京滬高鐵的完全自主建設,我國電氣化鐵路的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探索創新之路,使我國的電氣化鐵路不僅里程上躍居了世界第一,而且在技術上和建設質量上都達到了世界的領先水平。
有了世界領先水平,自己的核心技術,豐富的建設經驗,這些都為我國電氣化鐵路技術向國外輸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專家表示,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無疑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像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都存在著建設和維護等問題。應該說,在電氣化鐵路的建設或者維護方面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這更加堅定了我國鐵路的發展方向。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左右,電氣化率將達到60%以上。相信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指引下,未來圍繞著以高速鐵路為代表的創新體系的建立,將引領中國鐵路事業繼續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