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幾乎所有東西一樣,專利申請在華蓬勃發展。2011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遞交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但大幅上升的專利申請中,只有部分與增加創造力有關。
2008年中國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提出到2020年每年注冊200萬個專利。北京攻勢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展示,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和“山寨王國”。外國專家認為目前做法適得其反。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發言人布魯德穆勒說,企業的專利申請更需質量。更多專利申請并不代表中國真正的創新能力。
中國LED產業專利現狀
LED產業市場廣泛,前景光明,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國LED產業這幾年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而中國LED產業缺乏創新,缺乏核心專利,不得不面臨嚴峻的專利糾紛問題。如果單從數量看,我國擁有的LED專利數量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大致與德國相當,但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實用新型專利。何為實用新型專利,百度解釋如下: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它的創造性和技術水平較發明專利低,但實用價值大,在專利權審批上采取簡化審批程序、縮短保護期限、降低收費標準辦法加以保護。
①關于實用新型,有些國家并沒有將其列為專利保護的獨立對象,而是將其放在發明專利中予以保護。另外有些國家,實用新型則列為專利保護的獨立客體,這種實用新型則主要是指小發明。
國家之所以保護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鼓勵低成本、研制周期短的小發明的創造,更快的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②《巴黎公約》沒有規定實用新型的概念,但規定實用新型享有發明專利的利益。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協議》也沒有單獨規定實用新型這一專利類型。
中國《專利法》明確將實用新型作為專利保護的對象之一,規定實用新型專利是指:產品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在技術水平上低于發明專利。
原來我們很多企業的實用新型專利只是個“小發明”而已。專利戰略并不可怕,這是一種游戲規則,中國LED企業應該增強信心。目前,全球LED領域專利很多,但真正能對其他企業構成威脅的專利并不多,如日亞化學,可以查到的專利數千件,但真正用到產品生產上的核心專利不外乎藍光激發熒光粉轉化為白光技術、P型激活技術、低溫過渡層技術等。因此專利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我們LED企業不能只能拼專利數量,不能只“實用新型”。中國LED企業只需在某幾項核心單元技術上進行原始創新,就有機會參與未來LED國際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