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型城市迎來轉型曙光
撫順石化是我國煉油工業的“搖籃”,我國煉油工業“五朵金花”中的三朵誕生在這里。新中國成立以來,公司已累計加工原油3.52億噸,實現利稅625億元,為全國各地輸送2萬多名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
撫順石化所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是一個有著百年煤炭開采歷史的資源型城市,人口230萬。目前,撫順煤炭資源已近枯竭,城市經濟轉型勢在必行。石化工業已成為撫順市的主導產業,在全市規模工業中占60%比重,發展100萬噸乙烯對于撫順的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從發展前景以及對全市的經濟拉動作用上看,石化工業在城市轉型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4年年底,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與支持下,中國石油集團和遼寧省做出撫順石化升級換代建設“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戰略決策。
大乙烯落戶元龍山腹地
2006年8月18日,撫順石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開工奠基。2007年6月15日,作為千萬噸煉油結構調整工程的龍頭項目——8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率先動工。撫順石化克服邊生產、邊規劃、邊建設、邊開工的諸多難題,采用先進的E+PC工程建設管理方式,確保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投資全面受控。
2012年上半年,千萬噸煉油結構調整工程涉及的新建9套煉油裝置、異地搬遷7套裝置全部建成投產,撫順石化煉油一、二次年加工能力達到1150萬噸,為百萬噸級乙烯裝置開工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大乙烯選址在方圓百余公頃的元龍山腹地。2009年年底,乙烯裝置土建基礎施工基本完成,17臺30米以上大塔吊裝完成,裂解爐輻射段鋼結構安裝結束。2012年7月20日,8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成中交,全面轉入開工準備階段。
按照中國石油新、改、擴建項目投用前安全檢查細則(PSSR)要求,撫順石化成立PSSR工作實施小組,編制完成了操作規程、操作卡、工藝卡片等基礎資料,以及聯動試車、投料試車、管線吹掃、系統清洗、三劑裝填等專項技術方案,從而形成并完善了總體開工方案。
科學管理創出驕人業績
撫順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無論從裝置規模、產品效益還是從能耗指標等方面來說,均在國內外處于領先水平。大乙烯采用國際流行的先進技術,能耗、物耗低,各裝置通過DCS系統實現集中控制,操作高度自動化,可以有效提升煉化企業現代化管理和操作水平。
在大項目建設過程中,撫順石化在認真研究項目規模特點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最終確定為“業主(PMT)+監理+EPC/PC”的建設管理模式。通過建設管理模式的有效運行,項目建設安全、質量、進度和投資全面受控,工程建設期無重大安全事故,連續安全生產達5300萬安全工時,大型設備一次吊裝成功,乙烯裝置有效建設工期26個月,實現了總體工程部署確定的建設目標。工程質量控制覆蓋率100%,質量驗收合格率100%,焊接一次合格率達98.63%,取得了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下游7套裝置一次倒開車成功的驕人業績。
重要裝備國產化,是撫順大乙烯建設過程中的一條主線。經過幾次調試,中國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壓縮機組在撫順石化單機透平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具備自主研制百萬噸級乙烯壓縮機組技術和制造能力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在乙烯裝置592臺(套)設備中,國產化比例達到72%。
帶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
“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又一世界級煉化生產基地在撫順崛起。這將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強大引擎。
據了解,以“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輻射地方工業園區建設,形成大煉油、大化工、大園區,為地方提供資源豐富、品種繁多、門類齊全的生產原料,就地深加工,既創造價值又可解決社會就業。
撫順市提出建設“兩城兩帶”目標,以撫順石化為依托,建設石化新城,投資700億元進行產業鏈延伸。目前,C5分離、異戊橡膠、C9、石油樹脂、乙烯裂解焦油深加工、液化氣綜合利用、增強螺紋PE管等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碳纖維等其他化工深加工和精細化工項目正在建設中,將為撫順市地方增加利稅300億元。撫順石化與石化新城將形成2000億元產值的產業集群。
大乙烯投產后,每年可新增利潤20億元。每年新增稅費15億元,其中新增增值稅11.7億元。與此同時,撫順石化將形成115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的加工能力,石蠟、潤滑油基礎油、烷基苯、合成樹脂四大世界級石油化工原料生產基地,預計新增銷售收入500億元,總銷售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相當于再造一個撫順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