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終端需求穩定增長,2013年20%增長可期:預計2013年,在中國、美國、日本、以及以印度、南非、東南亞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帶動下,即使以德、意為代表的傳統歐洲主力市場出現下滑,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有望實現20%以上的增長,達到36GW以上。
供給持續收縮:考慮到年底光伏企業信貸收縮和明年初需求淡季的疊加影響,我們預計這波產能退出將至少持續到明年初,屆時光伏行業各環節有效產能預計將收縮至35GW以內。
考慮設備的技術折舊造成的成本競爭力落后、以及小光伏企業持續虧損給其資產負債表帶來的壓力,目前退出的大部分中小光伏企業產能,未來將無法重新進入市場競爭;?光伏行業景氣復蘇初期,存活光伏企業仍將無力進行產能擴張,因此收縮后的產能水平預計將維持至少一年左右的時間,而新一輪的擴產高峰預計將在行業景氣接近高點時到來。
平價上網時代逐漸到來是看好行業的長期背景:由于組件和BoS產品價格的不斷下降,在最近一年半,系統安裝價格下降了一半,在部分地區已經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根據我們的測算,只要到2020年光伏發電達到8%的滲透率,未來每年的平均新增裝機需求就有10倍的增長空間。
近期建議關注“歐洲雙反”和“國內政策”兩大事件。
歐洲雙反初裁結果按計劃將于明年6月發布,我們預計裁定雙反成立將是大概率事件,但出于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動力”和“產業鏈連帶影響”因素的考慮,歐洲雙反稅率預計將低于美國;對于美國雙反,國內組件企業普遍通過采用臺灣電池片成功規避關稅,但由于歐洲雙反針對全產業鏈,除海外建廠外,難以規避,因此其裁定結果對國內光伏企業和終端需求均影響重大。
我國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啟動光伏內需的態度已十分明確,預計明年仍將有分布式度電補貼、電網配額制、行業準入制度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但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起到“刺激內需啟動”和“延緩產能退出”的雙刃劍效果。
投資建議:
我們建議緊盯一二線企業開工率作為先行指標,并以毛利率回升為確認;此外,需關注歐洲雙反進程和國內政策出臺對投資節奏的影響。
景氣回升時,產業鏈受益順序從下游到上游,受益程度從上游到下游。建議關注:擴產周期最長的多晶硅環節的保利協鑫(3800.hk),盈利彈性大、洗牌充分的單晶硅片環節的隆基股份(601012)和卡姆丹克(0712.hk),電池組件環節的海潤光伏(600401),以及最直接受益國內市場啟動的逆變器環節的陽光電源(300274)。
風險提示:
一季度仍是需求淡季;歐洲雙反稅率超預期;國內政策執行力度及市場啟動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