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開始,嚴重依賴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機械行業隨著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轉變,進入了“寒冬”。根據2012年上市公司三季報,大部分工程機械企業業績都在繼續下滑。
中聯重科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洪曉明在跟投資者見面的座談會上表示,雖然政策面利好消息不斷釋放,但目前的行業局勢并不明朗。“從企業資金面普遍緊張的現狀來看,行業復蘇還需要一段時間。部分板塊,特別是通過經銷商渠道銷售的板塊,復蘇之路會更長。”
市場疲弱短期難改
就整個宏觀形勢來看,前三個季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落實速度加快。在“穩增長”的調控措施之下,天津、黑龍江、江蘇、山西、貴州等十個省市陸續發布累計超過10萬億元的地方經濟刺激計劃,基礎建設增速逐漸恢復。
數據顯示,1~9月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累計同比增長12.6%,其中9月份單月增速同比增長25.8%,創年內新高。
工程機械行業雖然略有回升,部分產品下滑幅度在收窄,但洪曉明仍然認為市場前景不明朗,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可以認為目前行業仍然處于復蘇前的底部。”洪曉明表示。
洪曉明表示,政府雖然推出“穩增長”政策,但刺激力度將小于“4萬億”;房地產投資是拉動工程機械銷售的主要驅動力,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可能大幅放松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有限;工程機械保有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目前主要產品開工率不足,隨著下游行業的好轉,首先帶動的是現有設備使用率的提高。
城鎮化持續提供動力
不過洪曉明認為,從長遠來看,工程機械行業仍是“日不落”產業。城市化進程和基建工程的更新發展,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至少還有10年發展期。全球工程機械化發展,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一直增加,“因此國際市場何時到頂無法預測,像卡特彼勒已平穩增長了100多年時間。”
過去的30年,中國走了一條快速城鎮化之路,到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突破50%,達到51.27%,但即使這樣,中國的城鎮化建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水平將力爭達到60%左右。
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個城市居民,城市需新增固定資產投資50萬元,而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涌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將增加1300萬(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因此將帶動6.6萬億元城鎮建設投資。而這不到10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提升所帶來的固定資產投入將是驚人的。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固定資產和基礎建設投入測算,工程機械行業增速仍然要求保持在17%左右。因此,洪曉明認為,未來10年之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仍會平穩增長,但此前10年10倍的井噴式增長再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