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陽能行業來說,2011是值得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光伏組件的售價首次跌破了1美元/瓦,這是自貝爾實驗室發明商業意義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后,50多年來整個行業一直為之奮斗的目標。但也是在這年,整個產業鏈發生嚴重結構性產能過剩,數家知名光伏企業破產,還有很多光伏企業徘徊在生死邊緣,在美國上市的太陽能光伏企業的股價屢破新低,投資者對太陽能行業唯恐避之不及,短短幾個月內,太陽能光伏行業就盛極而衰,從夏天直接掉入了寒冬。
導致此次危機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說就兩點:供與需。
2008年以后,全球光伏產業鏈全面擴產,中國尤甚,即使在金融危機時,很多中國光伏企業仍然逆勢擴產,GW級的規劃屢見不鮮,如此轟轟烈烈的產業大躍進換來了中國超過40GW的產能,而今年歐債危機的突然惡化則直接導致在2010年占據全球80%裝機量的歐洲市場的萎靡不振。預計今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約為24GW,雖然相較去年增長了約20%,但仍然無法消化嚴重過剩的產能,由此導致的供需失衡是此次危機的最本質原因。
供需失衡本是任何一個市場性行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只要需求保持增長,行業的發展就不會停滯,市場機制自然會淘汰那些沒有競爭力的產能,使行業恢復供需平衡,在這樣螺旋上升式的過程中,產業得到發展,企業得到成長,包括太陽能光伏之內的各行各業概莫能外。
今年全球光伏裝機的增長雖然較去年略低,但仍然保持超過20%的增長率,遠超全球火電以及水電的裝機增長率。從地區角度分析,雖然今年德國光伏市場裝機量有所降低,但意大利和英國市場迅速增長,彌補了歐洲市場的空缺;在崇尚綠色產業的奧巴馬政府的政策刺激下,美國市場今年也成績驕人,今年裝機預計將超過2GW,未來幾年的裝機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作為全球最大光伏組件生產國,中國政府今年推出了全國性的光伏上網電價政策和中長期的光伏裝機目標,使今年成為中國本土光伏裝機的啟動元年,預計年底的累計裝機將攀升至2.5GW以上,未來幾年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日本政府在福島危機之后推出的新能源政策也使日本今年光伏裝機增長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