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蘭州、廣州、沈陽、廈門、常州等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批,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獲得批準,另外還有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軌交網、內蒙古呼包鄂地區城際鐵路規劃等區域軌交鐵路規劃獲批。其中廣州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投資最高,預計總投資為1241億元。
隨著鐵路、軌道交通建設的開展,相關設備、材料等相關配套商從中必然有所收益。以電線電纜為例,面對當前經濟增長放緩,開工率不足,利潤不高的局勢,電纜企業更應該在此次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中把握機遇,抓住良機,努力提高企業的軟硬件實力。
地鐵區間隧道、地鐵車站、設備安裝、消防等建設則需要大量的電力電纜(軌道交通通常采用強電方式進行動力供給)、通信電纜、隧道特殊用電纜以及漏泄和射頻電纜等。而由于地形因素和經濟因素等限制,軌道交通通常使用隧道避開復雜地形,因而對于隧道和地鐵車站用照明電線電纜的需求空間同樣巨大。最后,tetra數字集群系統作為機車無線調度系統,必然受到很大程度影響。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系統中引入了直放站。軌道交通通常采用強電方式進行動力供給,因此,必須考慮強電對漏泄電纜的干擾問題,通過使用漏泄電纜解決隧道中tetra數字集群系統覆蓋。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漏泄電纜的市場前景是值得看好的。
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后勁強勁
軌道交通建設為電纜行業帶來機遇,轉移到電纜行業本身,今年電纜市場發展后勁十足。2011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總產值已達11000億元,實現了世界第一的規模,行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產業發展后勁強勁。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六部門的聯合工作組綜合整治下,兩年來,該產業質量提升的成效明顯,今年電線電纜的產品合格率達88.2%。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線纜行業產值已達到11000億元,實現了世界第一的規模。行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產業發展后勁強勁。
報道指出,電線電纜行業曾經因產品質量低劣、誠信缺失等亂象,導致行業質量合格率一度曾徘徊在很低水平,不斷出現慘痛的血的教訓。另外,電線電纜產業還面臨集中度不高等問題。據統計,線纜行業國有及規模以上企業約5000多家,近97%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只有19家,其產品只占全國11.7%的市場份額,行業整合已勢在必行。
據悉,今后六部門將繼續實施"正向牽引、反向擠壓"的措施,持續進行電線電纜行業質量整治,即從正面引導企業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同時也將繼續加強質量抽檢活動,并努力提高產業集中度。
電線電纜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富源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崛起的中國來說,電線電纜產品的需求量可想而知。行業總產值和規模躍居世界之首,并不令人驚奇,而是理應如此。問題是,如何規范這個產業的管理、提高產品質量,使這個產業順利的轉型升級,獲得健康的發展,并逐步打造出世界級的龍頭企業和世界知名品牌,而不需要再由六部門聯合舉槍費力強制性的整治這個行業。這就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關于軌道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線路,鋪設固定軌道,配備運輸車輛及服務設施等的公共交通設施。“城市軌道交通”是一個包含范圍較大的概念,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廣義的城市軌道交通是指以軌道運輸方式為主要技術特征,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系統中具有中等以上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有別于道路交通),主要為城市內(有別于城際鐵路,但可涵蓋郊區及城市圈范圍)公共客運服務,是一種在城市公共客運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線,客流運送的大動脈,是城市的生命線工程。建成運營后,將直接關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購物和生活。城市軌道交通是世界公認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綠色交通”,是解決“城市病”的一把金鑰匙,對于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建設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對城市的全局和發展模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建設生態城市,應把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改變為伸開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狀城市發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可以帶動城市沿軌道交通廓道的發展,促進城市繁榮,形成郊區衛星城和多個副部中心,從而緩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緊張、綠化面積小、空氣污染嚴重等城市通病。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與發展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節省時間,改善生活質量。國際知名的大都市由于軌道交通事業十分發達方便,人們出行很少乘私人車輛,主要依靠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故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方便、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