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于喆認為,受投資過熱、歐債危機、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以及產品質量、性價比問題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我國LED企業陷入大面積虧損危局,部分知名企業倒閉。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是產能擴張過快、市場競爭激烈;二是行業利潤速滑、出現“洗牌”格局;三是發展資金短缺、海外市場艱困。
從深層次看,我國太陽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多數企業處于產業鏈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再加上國家標準和檢測體系不健全,有效市場需求難以培育,以及盲目的一哄而上、惡性殺價競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淪落到粗放式發展。
對于如何走出困局,張于喆建議,一要提升光伏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提高產業競爭力。要避免重復投資,加強資源整合,提高研發層次,重視產學研聯合攻關,重視市場需求對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二要制定適合光伏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檢測體系,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三要制定消費端扶持政策,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