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六年間,中國的風電行業經歷了一輪井噴式大發展。但尷尬的是,雖然我國風電新增裝機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很多地方風電電量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棄風”成為制約我國風電發展的最大頑疾。
不斷惡化的“棄風”
2006年后,我國風電產業開始駛入快車道,裝機總量從2007年的585萬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6236萬千瓦,增速位居世界第一;國際市場份額也從2005年的2%上升至2010年底的23%。中國已然成為不折不扣的風電大國。
然而,在這些令人振奮的數字背后,卻隱藏著風電行業疾速追風帶來的隱憂。
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顯示,去年我國風電企業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損失高達50億元以上,全國“棄風”量超過100億千瓦時,12%的風電被浪費。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李俊峰透露,今年的“棄風”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在不斷惡化,預計“棄風”量將超過300億千瓦時。
豐富、低廉的風能為何會被棄用?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對記者表示,由于我國的風電場建設規劃與電網規劃不夠銜接,造成大量風電難以消納,只好無奈“棄風”。
“前一階段風電裝機量過多,而后面的送出和調峰又配不上。”施鵬飛表示,風電項目建設周期短,而相應配套送出的電網工程建設周期長,雙方建設不同步,導致電網接收無法滿足大量風電外送的需求,最終加劇風電并網的難度。
在施鵬飛看來,電力系統還需實現供電與用電電量的實時平衡,而風力資源本身的不確定性及波動性也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了困難。
“有風時不一定有負荷需求,有負荷需求時不一定有風,二者很難協調。”施鵬飛說。
由于風力所發電力無法儲存,如果沒有強大的外送輸電網絡,過多開發的風電必然會被棄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賀德馨指出,我國目前系統調峰能力和風電跨區輸送能力明顯不足,現有的電力調度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風電的規模化發展。
在國家電網看來,解決棄風的出路在于修建特高壓輸電線路,也就是“電力高速路網”。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張北也好,蒙西也好,蒙東也好,輸電通道,這個必須給它解決,放手去建設這些通道。一些特高壓的輸電線路必須批準它去做。我們不能讓這個馬兒跑的話,又讓馬兒不吃草。
在國家電網規劃的“三縱三橫一環網”中,其中的一“縱”就是從張北出發的一條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途經武漢,抵達南昌。但這一項目在業界有著很大爭議,交流特高壓線路的經濟合理性一直受到質疑,對于項目核準,國家主管部門也較為謹慎。
張北縣新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王學斌:國外那塊為什么發展特別快,就是說,人家一個村一個縣,我有風電供電就行了,不朝外輸。咱們這種,你比如說張北發的風電輸送到南昌,輸送距離太遠,成本也是很大的。
一些電力系統的專家認為,輸電線路越長、電壓等級越高,造價越高,而且超過一定距離后用交流特高壓輸電,損耗會增大。
主持人:在“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投入運行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如何減少棄風限電,一方面要通過市場行為,讓設備制造商和發電企業回到更合理的發展方式。另一方面,要通過電力改革促進電網更積極的吸納風電。只有靠發電和輸電兩條腿走路,中國的風電行業才能走得更穩、更好。感謝收看《財經大廣角》,再會。另外,如何平衡風電和火電的利益,也是風電面臨的另一重要矛盾。
施鵬飛表示,風電產業的強大觸動了傳統電力系統的利益。但是在現有的體制下火電仍然按照計劃體制下達計劃電量,不足的電量才由風電給予補償,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劉琦也持相同觀點:“‘棄風’現象反映出傳統能源體系、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還不能完全適應風電等新能源發展的需要。中國在加快風電發展的同時,還需破除傳統體制機制的障礙和束縛。”
從量變到質變
面對裝機容量急劇膨脹的風電,如何破解“棄風”及并網難題,成為出席此次國際風能大會的專家們熱議的焦點。
據劉琦透露,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完善法規體系及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促進風電全額保障性收購。
劉琦表示,未來我國將加強電力系統建設,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推動風電在更大的電力市場中消納。與此同時,還將通過創新風電利用方式來適應風電間歇性的特點,促進風電就地消納。
不過,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看來,中國風電的健康發展仍需依靠質量和核心能力勝出。在風能快速增長的同時,應注意突破技術和經濟的瓶頸,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并打好產業基礎。
杜祥琬建議,國家要加強風能基礎研究的投入,設計出高效率、高效能以及適應我國不同地區特點的機組。此外,還要努力發展現代化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進一步提高風電的并網率。
另外,他認為,風能發展的基本路線是以發電為主,而發電的重點除了陸上風電,還應積極推進海上風電,堅持風電集中開發與分散發展并行。與此同時,地方和企業對風電發展也要進一步回歸理性,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規模,還需做好樣機檢測,處理好質量、安全與效益的關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電跑馬圈地時代,風機制造企業產能擴充過快。如今,由于風電市場放緩、投資下滑,企業產能過剩、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等一系列問題也相繼爆發。
對此,李俊峰建議,風機制造商要認清中國風電發展所處的階段,不要盲目擴張,要在質量、穩定性、發電量上下工夫。
施鵬飛則認為,制造商虧損的問題應由市場競爭去解決,首先是要遏制惡性低價競爭。企業要憑借自身實力保證產品質量,通過業績來證實機組的可靠性。
“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能適應市場的需求。”施鵬飛稱,今后國內風機將朝著能適應更低風速、更復雜地形的方向發展,風場建設也將朝著管理更加精細、可使用多種風機機型的方向發展。
前景可期
值得關注的是,處于“寒冬期”的風電行業近期迎來了政策“暖風”。
今年7月和9月底,國家能源局連續追加了兩批超過30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將其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范疇。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在2011年年底上調至8厘/千瓦時,業內預計今年的電價附加補貼資金可望超過2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風電補貼政策頻現暖意,或許是國家釋放出的一系列“救市”的政策信號。
與此同時,新頒布的《中國“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風電發展規劃》也明確指出,到2015年中國風電并網裝機將達到1億千瓦以上,2020年達到2億千瓦。如果按照今年6000萬千瓦計算,未來8年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將增加兩倍以上。
賀德馨認為,上述目標的實現,將推動風電為調整能源結構、應對氣候變化發揮更大作用,巨大的市場規模也將為我國風電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夯實基礎。
另外,發展海上風電也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根據《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吉瓦,中國海上風電面臨著千億元的大市場。
而在杜祥琬看來,隨著我國風電技術的進步、并網率的提高、風電機組價格的逐步下降以及市場的不斷擴展,未來中國風電產業將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
記者在北京國際風能展覽會上還了解到,美國、南非、蒙古等多個國家的代表都紛紛向中國企業拋出了“橄欖枝”,邀請其前往當地投資,我國風電行業有望借此迎來新一輪的加速發展期與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