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目前核電仍然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在改善能源結構中潛力巨大。核電發展部署中,安全仍是尤為要注意的問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來保障。
核電重啟已進入實質狀態
環保部本月26日公示,批復秦山核電廠廠區防洪防水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而在23日,田灣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也被批復。業內人士據此分析,核電重啟已經進入實質階段。
實際上,早從今年8月開始,每月都會至少有一個核電技改或新建項目獲得環保批復。業界普遍認為,核電重啟已進入實質加速狀態。
“中國的核電發展不能停,煤炭發電帶來的負面問題太多,全球都在研究如何用天然氣和核電來替代。”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煤炭占能源比70%,煤炭系統效率低、消費大、污染嚴重,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無法回避發展核電的問題。
據悉,目前我國已投運核電機組15臺、裝機容量1254萬千瓦。2015年底或稍后,隨著我國在建機組陸續建成投產,運行的核電機組將達到41臺,總裝機容量約4000萬千瓦,約占全球核電裝機容量1/10??梢娢磥砣?,我國核電整體將進入快速道。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兩大規劃時也指出,去年3月以來,在對運行、在建核電機組進行綜合安全檢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兩次討論這兩個規劃,對待核電安全和發展十分嚴肅和慎重,強調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
“以前是高效發展核電,切爾諾貝利事故之后我們提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發展核電。從福島核泄漏的陰影中走出來之后,依舊要確保安全,”韓曉平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目前我國不發展內陸核電站,但是在有條件與安全保障的沿海地區。“有了福島核電站的經驗,政府會考慮得更周全一些。”
上述考慮在《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得到印證。規劃要求,合理把握建設節奏,穩步有序推進,“十二五”時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數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廠址,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而且明確要求提高準入門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第三代安全標準。
“在核電安全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韓曉平認為,日本的核電監管是靠企業自身完善,政府起的作用非常有限,這種模式不可取。他表示,監管必須有效而到位,責任要分清,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韓曉平補充,實際上,我國發展核電時也非常注重安全,并吸取了法國、美國等先進核電技術,為我國核電發展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