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品研發和制造過程中的問題
1)基礎理論研究支撐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原始創新差距大
我們大部分機床產品是參照國外的,甚至直接裝上了國外的部件。但對機床結構為何采用這樣的布局,機床參數為何采用這樣的設定,機床功能為何采用這樣的配置,很少深究,因為我們確信這樣的設計已經被驗證過,可以直接采用。對機床結構合理性、技術參數的設定、功能的配置等深入研究不夠,對影響數控機床精度原因考慮不全面(如溫度變化、結合面、地基基礎等導致精度不穩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響了我們對產品起因的深刻了解及缺乏對用戶工藝需求的理解,影響了我們對機床設計依據的探究,沒有從原始創新作起。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缺乏對產品關鍵點的深刻認識,從設計到制作及銷售的各個環節沒有嚴格做到位,當然會產生差距。從數控機床的外觀、精度、精度穩定性、可靠性、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壽命等都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
2)工藝技術落后,仍然未突破原來生產工藝的框框
(1)企業在極大的市場需求面前,在發展擴大產業化的進程中沒有遵循機床產業化的客觀規律,用傳統生產普通機床的理念、手段、要求,組織生產加工及裝配,存在著“重技改、輕工藝;重設計、輕基礎,重眼前、輕長遠”等問題;
(2)我們還缺乏做精品的理念、缺乏制造的文化。
缺乏精細制造,制作不夠精良,由于工藝突破的力度不大,導致中高檔數控機床的生產過程仍跳不出粗放的局面。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制造過程應該是一個精細的制造過程,每一個零件的加工,每一道裝配工序,都應該是一個精雕細刻的過程。然而,“籮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在我們生產過程中的許多環節仍然比較常見,直接影響著數控機床質量的提高。這是導致中高檔數控機床制造技術水平沒有從根本上突破的主要原因。關鍵技術的攻關沒有取得根本性進展,比如,數控機床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喪失了中國中高檔數控機床進入重要領域關鍵工序的機會。
3)數控機床的先行試驗及整機試驗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大多數企業都忽略了數控機床的先期技術試驗,對整機的試驗也可有可無,使整機出廠就帶有許多隱患,交鑰匙能力的差距。
要突破上述這些深層次的問題,解決“形似神不似”,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加以改進。
2解決問題的建議
1)提高產品技術創新力度,加強基礎研究
(1)建立與完善企業創新組織體系
目前大部分企業沒有把研發部門與工程部門分開,可以說基本沒有基礎、長遠設研發部門,只有面向用戶的項目組織。原來部屬的專業科研院所在機構改革中成了所謂“科技型企業”,起不到專業科研院所的作用,其開發部門與一般企業設計部門一樣,都圍繞用戶合同轉,按用戶合同開發具體的產品,起了工程部門的作用,加強技術創新力度,加強基礎研究必須完善企業研發創新的組織體系。
(2)建立機床制造企業產品技術創新體系
(3)建立兩化融合產品創新平臺
(4)注重產品創新路線的研究
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必須加強研發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但是,企業以生產經營為宗旨,通過生產-銷售-生產的方式在運行,企業技術人員很難全身心處于技術研發的氛圍中。服務生產,服務客戶是每個技術人員必須做好的本職工作,用于技術研發的時間、空間相對不足。其二,掌握的技術先進程度不高。其三,企業的新產品開發速度不能適應市場的快速需求。其四,企業的高端人才匱乏,滿足不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需求,創新體系或者創新聯盟的建立已成必然。
建立行業共享的創新體系,貫徹以企業為中心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路線,國家領導人在多次講話中均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也在大力推進這項工作的實施。但由誰牽頭、機構如何建立、如何管理等等問題都是大家看不清楚的事情,而且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院校都是平等關系,難以達到政府、行業協會能夠發布命令、組織協調的能力和高度。所以,仍需上級部門統籌安排、協調組織。
(5)注重產品創新方法的研究
注意深入研究以用戶需求為目標的產品創新方法的應用。
2)突破原來生產工藝的框框,實施制造工藝創新,包括生產模式的創新、生產組織創新與生產技術創新
實施工藝大突破,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的工藝突破,以全新的生產模式的加工工藝、裝配工藝、調試工藝指導生產。加強工藝技術深入研究。首先要改變傳統觀念,由于刀具及機床性能上的突破,加工方法、加工理念、加工流程,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完全可以用新方法、新手段達到加工要求。恒溫制造、等溫制造是數控機床制造新的要求,數控機床功能的增強、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克服了人的主觀視覺上的誤差,由過去靠人工保證變為靠數控加工保證,將使加工零件精度得到提高,誤差下降。裝配工藝的細化、實驗測試手段的完善,將使裝配流程更順利。
(1)推廣精細制造技術,貫穿整個制造過程
從原材料進廠、系統和配套件選用、外購件采購到零件加工,關鍵零部件的質量控制,再到整機的裝配、調試、試驗,都要在精細技術指導下,實現精細制造。
(2)加強產品的先期試驗
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在試驗中加以解決;對于整機,要做好全部試驗項目,特別是穩定性和可靠性試驗。
(3)不斷提升CAM技術應用實現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
CAM的應用是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而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產品技術、制造技術與管理技術的進步使企業具備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特別是形成適應全球市場豐富多樣的客戶群,實現遠程定制、異地設計、就地生產的協同化新型生產模式;使產品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模式,以及企業商業模式等眾多方面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4)注意生產模式的創新、生產組織創新
西方經濟學家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開始的大機器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上世紀初的大批量大規模機器生產,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會形成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式的新型生產模式。
總之,機床制造企業要充分利用“十二五”的有利時機,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把中國機床制造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加以解決,進而提高中國機械、機床制造水平、特別是高檔數控機床的品位和質量,增強中國數控機床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實現中國制造業提供精良工作母機、為實現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提供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