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11月15日對本報記者稱,中國去年棄風100億-150億千瓦時,今年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在不斷惡化,預計可能在200億-250億千瓦時之間,甚至還可能超過300億千瓦時。
“接下來就要研究風電的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同一天對本報記者說。在刺激中國光伏市場擴容的過程中,國家能源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劉琦表示,推進風電發展的措施將很快推出,但他并未透露具體內容。
李俊峰對本報記者稱,風電行業遇到的問題與光伏行業完全不同,后者是缺少市場,而前者的困境則是風電難以消納造成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建設風電外送通道。
風電已成為我國第三大電力
在刺激中國光伏市場擴容的過程中,國家能源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劉琦表示,推進風電發展的措施將很快推出,但他并未透露具體內容。
中國“棄風”現象已存在多年,但其不斷惡化已經開始對中國風電的健康發展形成威脅。李俊峰將之稱為,中國風電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劉琦在出席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時稱,中國目前風電并網裝機規模世界第一,但有一些地方存在棄風現象,反映出傳統能源體系,管理體制和政策措施還不能完全適應風電等新能源發展的需要,加快風電發展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束縛。他表示,中國將加強電力系統建設,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建立更大區域的電力市場,推動風電在更大的電力市場中消納。
“風電接入不是最大的挑戰,接入的速度比裝機(增速)要快一些。”李俊峰說,“當務之急是解決消納問題。”
他對本報記者稱,風電外送通道的建設滯后是風電消納難的主要原因。而解決之道并不在于出臺新政策,也不在于電網公司的積極性,而在于政府部門的協調。“解決好通道的建設,消納就不是問題了。不一定要特高壓,50萬伏的線路也可以。”他對本報記者說。
盡管如此,劉琦仍表示,今年中國風電發電量到年底將達10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中國六七個省全年的用電。風電已經在中國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中國風電這些年發展比較快,勢頭也比較好,雖然發展中遇到些問題,但都是階段性的,未來的前景比較好。
對于消納問題,李俊峰認為需要2-3年的時間來解決,屆時將釋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
“風電已經成為我國第三大電力。”劉琦對本報記者說,“除了火電、水電,就是風電,而且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電力能取代風電第三的地位。”
風企謀“質變”
由于風電投資在今年下滑,中國風機制造企業的處境并不讓人樂觀。
華銳風電三季報顯示,其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6.34億元,同比下滑56.68%。從單季度來看,其三季度僅實現收入5.48億元,同比下滑82.12%,凈利潤為-0.28億元。金風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46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約0.39億元;第三季度營收24.6億元,凈利潤為-0.32億元。
李俊峰表示,中國的風電開發商投資的積極性仍很高,而國家能源局為了控制風電發展節奏,收緊了項目審批,這讓風電投資額有所下降。
“中國風電進入到一個良性、健康的發展階段,每年保持1600萬-1800萬的發展水平,占全球風電總裝機1/3以上。”李俊峰說,“風機制造商要認識到中國風電發展所處的階段,不要盲目擴張,要在質量、穩定性、發電量上下功夫。”
遭受“前期擴展步伐太大”指責的華銳風電,也在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華銳風電副董事長陶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正在精簡流程、加強管理,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
“研發投入還要有基本保障,我們仍在堅持5MW、6MW、10MW風機的研發。”陶剛對本報記者說,“這是為產業恢復性發展做準備。”
李俊峰表示,今年風機制造商虧損嚴重,但會很快得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