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政府對財政和貨幣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即由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轉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實際上,隨著靈活審慎的宏觀調控政策在年中推出,新政策框架內的一大批措施已經付諸實施,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支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批準新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
我們認為,管理層此次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將為市場帶來四方面積極影響。
第一,宏觀政策的轉向將有利于投資者對市場信心的恢復。從新確定的措施中可以看出,管理層將以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為主要切入點。十項措施中,大部分都與欠發達地區或低收入人群有關,同時重點提到了生態環境與節能減排。我們認為,這些措施對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效果將會比較明顯,有利于上市公司業績的穩定增長,預計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保持8.5%-9.0%。
第二,宏觀經濟政策的及時調整,將有利于緩解市場資金面的壓力。從緊的貨幣政策轉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表明銀根將進一步放松,有利于緩解社會資金面偏緊的壓力。比如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我們認為,隨著社會資金面過緊的壓力解除以后,資本市場資金面壓力有望緩解。
第三,重大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等基礎性行業及相關上市公司將明顯受益。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增值稅轉型改革將全面推進,將有利于增厚上市公司利潤。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我們認為,此次宏觀政策的轉向再次表明在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保持經濟增長的決心。貨幣政策繼續放松后,我國迎來較為成熟的降息時機,而在最近兩次下調貸款利率以后,國內利率水平仍有下降的空間。我們預計,中國在2009年末之前可能降息4-5次,每次降息幅度為27個基點;存款準備金率將被下調500-700個基點。適度放松行政性的信貸限制,使更多的資金需求從正規的金融體系得到滿足。
另外,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穩定需求、保障民生、促進結構調整和災后重建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有相當大的空間。初步測算,2009年財政赤字將達到GDP的2%左右,而2010年將達到GDP的3.5%左右,對應的財政赤字規模為5400億元和1萬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