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南海荔灣,“海洋石油981號”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自今年5月正式開鉆以來,已經受了多次強臺風的考驗。
深海鉆井平臺集世界該領域各項先進技術于一身,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立建造,需要整合國際諸多先進技術及裝備才能完成。這類平臺的設計建造,以往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981號”被納入國家重點科技專項,耗資60億元,研發及作業準備、船體建造、鉆機制造、大型設備各占四分之一。
“981”的建造大大提升了中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能力和大型海洋裝備建造水平,我國已在該領域大步跨入世界先進行列。“981”具有兩項關鍵指標——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最大鉆井深度10000米,屬于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
我國突破深海鉆井平臺技術瓶頸的自主創新成果遠遠不止于“981”:
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研發團隊完成的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今年年初喜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國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首次獲得的國家科技殊榮。
中船重工旗下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建造的我國第一座3050米水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早已出口美國,目前在巴西油田正常作業。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屬海工裝備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澤華表示,深海鉆井平臺技術瓶頸的突破給海洋裝備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高價值訂單紛至沓來,2011年鉆井裝備平均價格為3.97億美元/座,相當于8.5艘18萬噸散貨船,遠遠高于船舶制造收益,這一態勢今年仍在持續。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海洋工程裝備業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初步實現深水海洋工程裝備的自主設計建造和關鍵設備配套能力,基本形成自主的深水資源開發裝備體系,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至2015年,行業年銷售收入要達2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高3個百分點,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新發現油田來自海上,預示著海工裝備市場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以深海鉆井平臺為突破點的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正迎來一個欣欣向榮的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