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時評
當下,有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把低端生產線逐步遷出中國,同時把研發部門遷入中國。跨國公司的這一新動向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新判斷非常準確,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中國面臨的機遇與以往的傳統機遇不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對此,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阿迪達斯最近關閉了其在華的唯一工廠,轉遷到東南亞國家。此前,耐克也同樣出于對生產成本的考慮而“出走”,越南已取代中國成為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在低端生產線逐步遷出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則把研發部門遷入中國,目前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甚至全球研發總部已超過了1200家。
跨國公司的這一新動向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新判斷非常準確,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國際環境方面的內涵和條件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這樣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5年來,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直接導致我國外需萎縮、訂單減少。加上國內要素成本已經進入全面上升階段,過去那種憑借外需拉動、人口紅利、粗放投資、資源投入的快速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尋求新的機遇。
最大的機遇來自擴大內需。我國擁有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今后一個時期,隨著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加快,國內市場需求必將出現更多的變化。專家預測,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將釋放出64萬億元的購買力,這既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也是一種充滿變化、能不斷催促產業優化升級的市場需求,在培育并形成新的消費熱點過程中,我們的企業可謂商機無限。而最大的內需又在于城鎮化。我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可帶動1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相應增加的投資需求會更多。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4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約1.5億人,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富余勞動力,城鎮化至少還有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路要走。即便在世界經濟長期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城鎮化仍然可以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撐。
再如“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化。最近有一個熱點話題,就是隨著低端勞動力供給日趨枯竭,“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教育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普及和發展,已使我國擁有了龐大而且優質的勞動力資源,人口結構中高學歷、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難得的“人才紅利”。如果近年我們主要依靠“人口紅利”,那么,未來30年“人才紅利”將不斷發力,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向主要依賴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轉變。
新的機遇已經逐漸顯現、日趨形成,且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接替傳統機遇,為我國經濟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我們必須奮發有為、推動改革、破除障礙,齊心協力地推開機遇的大門,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