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2012年10月19日,德國市長代表團到訪中關村海淀園。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已經進入創新全球化階段。如何順應創新全球化趨勢,抓住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契機,發展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成為一個區域發展的戰略問題。
站在創新全球化發展的轉折點,經過近25年創新試驗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海淀園,逐漸摸索出了清晰的國際化發展軌跡并總結出了先行先試的發展模式。近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在題為《架起科技園企業國際化的橋梁》的調研報告中提出,中關村海淀園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先行先試,投資興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iBridge,以“聯網聯心聯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的理念,架起企業國際化的橋梁。在整個過程中,海淀園重視戰略研究和品牌建設,樹立服務觀念,促進會員參與,打造了科技園國際化的成功模式,其成功經驗值得在我國其他國家高新區推廣。
海淀園的國際化模式是什么?“我們長期堅持以國家創新為己任,在不同發展階段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國際化的幾個主要特征。”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副主任張秀英表示。
出臺國際化政策
2006年,海淀園率先推出《海淀園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海淀園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引導和鼓勵核心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支持企業從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進行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2009年,海淀園的國際化政策在此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據統計,2006-2009年,海淀園共支持相關項目192項,支持金額共計3217.8萬元。 企業合作范圍涉及38個國家和地區,合作領域覆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成功試行具有全球視野的政策是海淀園贏得未來國際化發展機遇的重要環節。
2010年,海淀園的這一做法得到了科技部及相關部門的認可,國際化資金扶持政策開始逐步在全國高新區推廣。
2011年12月,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就是要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新特點,逐步深化國際合作,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從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發展能力與核心競爭力的總體方向。
如今,實踐檢驗證明,海淀園在全國高新區中率先實施國際化專項發展資金的定位是明智之舉,它使海淀園涌現出了一批素質過硬并從事國際合作業務的優秀企業和國際合作項目,其國際化程度、水平、能力、方向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意義深遠;它使海淀園在世界科技園區協會形成聚集創新資源新的看點;它使海淀園在世界創新政策平臺上脫穎而出。
搭建國際化平臺
海淀園對國際化的另一個詮釋是平臺。全球各種各樣的交流平臺、交易平臺、展示平臺層出不窮。而海淀園于2004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先行先試,投資興建了“一站式”服務平臺iBridge,自覺實現從政府部門到創新主體的蛻變,提高了自身的國際化能力,進而幫助園區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
之所以在海淀園率先試點建立iBridge,與其較高的國際化程度分不開。據統計,2004年,中關村出現了大大小小100多家跨國公司,掀起了一輪國際化小熱潮。2005年,海淀區企業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百度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在國內乃至世界上均產生了巨大影響。2006年,海淀園企業在香港上市14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5家,在新加坡上市1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上市的有7家。目前,海淀園內不僅匯集了搜狐、亞都、愛國者、用友、四通、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國內知名科技企業,也吸引了IBM、微軟、英特爾、法國電信、日本理光、AMD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成為我國企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
正是認識到園區企業具有強烈的國際化需求,海淀園開始調整自身發展戰略,向專業化和國際化園區轉變。2003年7月,海淀園召開了一次企業國際化座談會,與會專家就“在海淀園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已勢在必行”這一觀點達成了一致意見。2004年2月,海淀園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復,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的惟一試點單位。
iBridge具有五重功能,一是承擔著在升級、服務、連接、拓展、交流等方面的診斷、調整、轉型的歷史使命,二是為企業與政府、社會機構組織、各類專家之間建立溝通的渠道,三是向園區各類企業、各級政府機構、海內外咨詢服務機構提供政策、資金、培訓、會議、案例等信息服務,四是通過開展各種研討、會議、展覽等活動促進國內外機構、企業、產品、市場對接,五是成為政府支持高科技企業政策實施的執行平臺。
如今,每隔一段時間,位于海淀科技大廈的海淀園iBridge辦公室都會迎來一撥來自世界各地從事創新研究的外國客人。2008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橋水州立大學管理系副教授Martin Grossman到海淀園考察之后,發表論文《iBridge,一個新興的全球知識管理平臺》;2008年12月,美國哈佛大學政治研究所民意調查部主任John Della Volpe到海淀園訪問;2012年,法國知名記者來了,俄羅斯的創新企業代表團來了,還有來自德國的市長代表團……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專家、學者以及知名企業家在這里與海淀園的管理者進行深入溝通。通過世界名人的傳播,iBridge在全世界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提高了知名度和品牌效應。
運用國際化媒介
海淀園在“整合全球創新資源”的理念下,利用iBridge協助園區企業參加國際活動、會展、媒體宣傳等活動。
其中,海淀園與鳳凰網聯袂打造《直通中國》合作項目,該欄目以全面宣傳和報道海淀園企業為主,首選有技術轉移項目的企業和受到資金支持的企業進行宣傳。2006年,海淀園管委會與鳳凰衛視歐洲臺簽署了首次合作協議,共同推出《直通中國》欄目144期,并在鳳凰衛視歐洲臺播出。
《直通中國》欄目直接面向歐洲觀眾,成為歐洲人了解海淀、了解高科技企業的窗口,塑造了海淀園國際化品牌形象,被我國外交部譽為連接中歐的橋梁。
開展國際化活動
海淀園在國際化工作方面做出了諸多探索。2004年,海淀園聘請了印度軟件專家古博塔為首席顧問,率先引進了商務流程外包(BPO)的概念;為促進園區企業與世界專業學術組織的接軌,分享到國際標準制定企業的經驗,加入國際科技產業聯盟,進而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海淀園2004年與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性技術協會美國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學會機構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此外,海淀園與Gartner合作開展培訓。在多年的探索中,海淀園國際合作的軟實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2年11月,海淀園與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共同舉辦了首批國際化人才實訓班,邀請了相關政府部門領導以及愛國者集團總裁馮軍等具有豐富國際化實戰經驗的人演講,與來自海淀園“十百千企業”、“瞪羚企業”、上市公司和重點企業的幾十名負責國際化業務的高層管理人員分享交流。
“此舉也是我們為幫助園區企業順利實現國際化而做的新嘗試。”張秀英說,實訓班旨在搭建一個符合企業國際化需求的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通過學員與老師間及學員間的國際化思維碰撞、經驗交流,達到促進方法共用、資源共享,增長國際化知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的作用,以發掘和聚集一批具有國際化能力和實戰經驗的企業和企業家,積累海淀園國際化人才資源,逐步形成中關村國際化軍團,并從中梳理出企業成功的國際化案例。
為國家高新區開展國際合作帶來啟示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立了105個國家高新區,這些高新區大部分企業都有迫切的國際化需求。在趙剛看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國家高新區的龍頭,其搭建iBridge平臺為企業國際化服務的經驗和做法得到國內外的一致肯定,值得在國內廣泛推廣,對其他科技園區搭建國際化服務平臺具有啟示意義。
首先是開展戰略研究。據了解,為使iBridge平臺更好地為園區企業的國際化服務,海淀園多次進行戰略研究,如2006年進行了海淀園企業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2007年進行了海淀園科技型中小企業“走出去”需要具備的自身要素和需要改善的社會要素及政府要素的研究,2010年委托北京均衡博弈環境科學研究院進行“十二五”期間提升海淀區國際影響力的戰略、重點和措施研究等,這些戰略研究對于iBridge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此,其他科技園區在建立自身的企業國際化服務平臺時,也應加強戰略研究,需要結合自身特點,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是服務理念。iBridge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歸功于海淀園管委會具有鮮明的服務觀念,他們有為企業效益、國家經濟發展做貢獻的情操,將自己定位為企業國際化過程當中的鋪路石、合作路、聯絡網、信息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這與政府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因此,其他科技園區在建立自身的企業國際化服務平臺時,也應樹立服務觀念,以期取得如iBridge般的良好效果。
海淀園的國際化是經過了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漫漫長路中,在海淀園的國際化中記錄下了胡昭廣、胡定淮、王思紅、趙鳳桐等第一批領導帶領大家走過的軌跡:從外事體制機制的創新到加入世界科技園區協會,從傳統外事接待到國際交流平臺的搭建,與其說海淀園國際化是政策、平臺、媒介、活動,倒不如說是一種思維,體現了管理者考慮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能力,體現管理者具備駕馭國際市場的能力,更是一種手段,檢驗企業成熟與否的標準。
“未來海淀園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中心,園區企業一定要在世界競爭的舞臺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我們為企業服務,就是要告訴企業,國際市場很精彩,企業與國際市場保持互動,無論在技術研發還是資本市場等方面都將有更廣闊的視野。”海淀區副區長孟景偉對此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