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網
中國科技網訊 由中國工程院組織開展的“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綜合報告部分)已經完成。該項目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進我國工程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對2030年我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目標進行系統謀劃。
項目的綜合報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發展大趨勢、我國面向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工程科技未來發展能力的基礎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撐與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夠大幅度提升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國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領性的重大工程科技專項和需要發展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從而進一步促進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國家戰略實現。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綜合報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框架示意圖
前言
工程科技是對經濟社會聯系最緊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顯的科學技術,是形成現實生產力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工程科技界以國家的發展強盛為己任,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使我國工程科技總體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領域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2011—2030年,我國面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轉型期和重要機遇期,將經歷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沖擊。面對未來人口持續增加,能源、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惡化,技術、市場競爭加劇等一系列問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對工程科技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國工程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仍顯薄弱,眾多領域尚未擺脫關鍵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集約、持續、和諧發展的能力仍有較大差距。
為做好全面應對挑戰的準備,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的“建設國家科學技術思想庫”的戰略構想和要求,中國工程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下設立了“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聯合基金,組織開展了“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研究,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進我國工程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對2030年我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進行系統謀劃。
聯合基金管委會由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項目研究由工程院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專題組兩部分組成,工程院戰略研究課題組的任務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建議實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專項,基金項目專題組則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專項引出的科學問題和基礎理論問題研究為主,形成了層次分明、有機結合的研究團隊。
工程院發展戰略研究團隊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專家共同組成,包括8個領域課題組、4個跨領域專題組和1個綜合組。8個領域課題組為機械與運載,信息與電子,化工、冶金與材料,能源與礦業,土木、水利與建筑,環境與輕紡,農業以及醫藥衛生課題組;4個跨領域專題組為“信息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工程科技問題”“生物碳匯擴增戰略”“我國載人探月工程發展戰略研究”“我國公共安全相關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專題組。綜合組由工程管理學部院士、各學部專家組組長及執筆人等組成,主要任務是參與項目的頂層設計、總體策劃、過程控制、界面銜接和綜合集成?;痦椖繉n}組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向全國招標選定,共有217個單位申報了648個項目,經工程院專家組評審選出50個項目給予資助。
2009年4月項目研究正式啟動。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先后動員了工程院9個學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專家參與研究,并在工程院全體院士中廣泛征求意見。2009年6—7月,確定了項目組織和工作計劃,研討確定了項目研究綱要、領域課題研究大綱、基金項目指南等;2009年10月確定了50項聯合基金資助項目。2010年6月院士大會期間對各學部的初步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審議,9月,各領域課題研究報告初稿進行了交流匯報,在對綜合報告大綱進行研討基礎上,開始了綜合報告編寫工作。2011年3月,經過10多輪修改,項目組向工程院常務擴大會議匯報了項目綜合報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專項等,5月綜合組會議對綜合報告進行了審定并向主席團匯報;并于6月院士大會期間向全體院士征求意見,在院士建議基礎上對研究報告進行了修改完善。
本項目是對我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第一次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今后將持續進行深化研究。項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發展大趨勢、分析我國面向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分析我國工程科技未來發展能力的基礎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撐與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夠大幅度提升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國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領性的重大工程科技專項和需要發展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從而進一步促進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國家戰略實現。項目研究成果簡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發展趨勢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性資源、生態與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各國關注熱點,對資源能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以及生產生活各領域的工程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應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當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現以下新特點:
一是高科技成果積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創新成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徑;
二是信息等技術廣泛滲透,并加速促進各領域工程科技的發展;
三是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工程創新、產品開發與產業發展交互促進作用更為顯著;
四是為應對全球性重大問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成為工程科技創新的重要基點;
五是工程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文化互動,不斷催生新的產業形態;
六是各國加強部署新興技術研發,并積極推動實體經濟再創新。
總之,關注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成為工程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傳統領域工程科技穩步發展、日漸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領域主要發展趨勢體現如下:
(一) 未來能源體系向多元優化、綠色清潔、安全高效及可持續方向發展,經濟合理地實現新能源的規模化應用;
(二) 環境技術重點圍繞綠色低碳、生物多樣性、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向全過程防控和綜合治理方向發展;
(三) 電子信息將在智能感知、大數據和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上取得突破,并與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發展;
(四) 生物技術將繼續在農業、醫藥、能源與環境等應用上取得重大進展,并有望成為新的現代工業技術革命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五) 材料技術向高性能、納米化、復合化和綠色化發展;制造技術向全球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極限化發展;
(六) 水資源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環替代及環境友好轉變,地球深部和非常規勘探開發利用技術快速發展;
(七) 對健康和疾病認識的深化,將推動醫學向預防醫學、預測醫學、個體化醫學和參與醫學相結合的模式發展;
(八) 空間技術向綜合化、網絡化、天地一體化和深空探測發展,海洋技術向深遠海資源開發利用、立體觀測發展,空間、海洋開發利用成為焦點。
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工程科技的戰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重大機遇期,到2030年我國將步入后工業化時代,城鎮化基本完成,社會呈現老齡化特征,國民收入達到較高水平。基于對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景以及我國工程科技發展現狀的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工程科技的戰略需求概括為: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工業化和產業升級,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撐城鎮化,應對老齡化,推動綠色化,確??沙掷m,提高民生質量,保障公共安全,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科學謀劃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撐,更好、更快地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降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代價和成本,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賦予工程科技領域的歷史使命,是工程科技發展的重要命題。
從現在到2030年,需要通過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應用,使得我國人口壓力下的經濟社會發展與能源、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得到緩解,保障可持續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與民生和諧為宗旨,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突破產業的基礎與共性技術、核心關鍵技術,全面增強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撐有質量的發展和包容性增長,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筛爬榫徑馄款i制約、增強發展能力、提升民生質量三方面、十八條需求。
具體是,在緩解瓶頸制約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續的能源資源科學供給和合理消費的技術體系,支撐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建立現代水利和水資源利用技術體系,緩解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洪旱災害、水環境惡化問題;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體系,保障人類生存與環境友好型發展;建立氣候與環境監測預警、防災減災科技體系,大幅度降低災害風險。
在增強發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電子信息核心技術,促進信息社會建設;突破新材料核心技術,支撐重大工程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突破基礎與高端裝備核心技術,奠定現代產業基石;突破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核心技術,引領新興產業發展;提升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及其集成應用水平,促進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技術融合應用;提升消費品質量技術水平、加快產品創新,滿足生活質量提升需求;提升服務業技術水平,促進現代服務業成長和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海洋開發利用與海洋環保技術,推進我國海洋戰略和藍色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空間基礎設施、空間探測和應用技術,促進太空經濟發展。
在提升民生質量方面包括:構建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確保國家食物安全,支撐國民經濟發展;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城鎮化技術體系,支撐城鎮化、促進城鄉和諧發展;構建先進的綜合交通運輸技術體系,支撐經濟社會協調高效發展;構建先進、普惠的醫藥衛生技術體系,保障和促進國民健康;構建高效公共安全技術體系,保障社會和民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