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家的太陽能產業政策正在向積極方向轉變,但在未來太陽能發電并網的問題上,來自電網企業的支持力度依舊有限。
與政府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發電,并給予無設限并網政策不同,由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網”)去年10月26日出臺的《關于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管理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在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及光伏發電并網同時,又開出了并網限制條件。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分布于用戶附近的小型模塊化發電。《意見》在允許分布式光伏發電富余電力上網之余,其適用范圍亦規定:“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的光伏發電”。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出臺的主體不是政府的相關部門,而是作為企業的國網。
“這也不能怪國網,政府相關部門在制定這方面的政策上很滯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對記者說,面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這種新事物,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存在種種不足。
電網終于邁出了一步
除了《意見》,光伏企業新年的福音,要從1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說起,會議決定要壓縮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行業的過剩產能,2013年新增1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能力,以提振市場對太陽能發電設備的需求。
接受記者采訪時,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十大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中的3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謹慎地表示,這些措施將有助于解決目前國內太陽能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減少他們自2011年以來持續虧損的局面。
過去一年,由于歐美等國家減少對太陽能發電行業的財政補貼,并對中國太陽能產業采取了嚴厲的“雙反”政策,大幅度減少對中國的太陽能發電設備需求,導致國內相關企業產品的嚴重過剩,而此前,中國90%以上太陽能設備都用于出口。
新增100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能力,無疑給處于寒冬中的國內太陽能行業燒了一把火。“政府對太陽能的支持力度太大了。”中國太陽能協會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說。
而在隨后1月23日由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中,太陽能發電規模2015年將達到2100萬千瓦,又比上述目標翻了一倍還多。
孟憲淦算了一筆賬,1000萬千瓦的規模相當于201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總量,即今年新增的裝機容量可以消化這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的總量。
孟憲淦把政府這次對太陽能發電的支持稱作“一打一拉”政策,打的是產能過剩,拉的是開辟國內市場。分布式光伏發電被賦予打開國內市場,以解決太陽能產能過剩的主要途徑。
而《意見》出臺之初便得到了業界普遍的贊許。“電網終于邁出了一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光伏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這將減少光電步風電后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