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鏈接:2013年控制網行業專題---自動化助力礦業向數字化發展
隨著科技發展,部份產品的綜合技術水平也隨之進步,現在已有相關機構開始研制太空采礦機器人,準備進軍太空采礦業。
機器人的誕生除了是用來代替人類勞動力進行工業生產之外,剩下的就是為了代替人類去更危險的地方進行業務操作,現在有機構表示,他們將利用機器人進行太空采礦作業,以此來節省未來的航天活動長期的運營成本。
目前,美國NASA就正在研發用于太空環境下的采礦機器人。NASA指出,他們每向太空發送1磅(0.45千克)的有效負載就要耗費掉$4000,所以對于他們來說,如何將RASSOR的重量減到最輕是至關重要的。遺憾的是,對于一個采礦器來說,質量變輕意味著采礦工作難度的增大。目前,這款RASSOR的重量達100磅(45千克)。
NASA表示,90%的火箭推進燃料都可在月球上加工完成,所以如果能夠實現將月球土壤加工成水和燃料的話,那么他們將可以節省下大筆的費用。NASA指出,目前他們已經開始了下一代RASSOR的研發工作,并希望能夠用輪子取代現在使用的坦克履帶。據悉,第二代RASSOR將在下一年完成并將投入到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