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二者在預防保健和健康監護領域形成了交匯,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間。通信運營企業如何抓住新市場帶來的機遇呢?
物聯網技術將成為健康養護的必備手段
我國自2000年起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四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1.19億,占總人口的8.9%,已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水平(7.5%)。專家預測,至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8%,至2050年老齡人口占比將超過30%。我國人口健康狀況堪憂:目前我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達7億~8億,占總人口的70%。《中國慢性病報告》顯示,慢性病平均每年新增1000萬~1500萬例,我國現有3億人超重和肥胖,血脂異常者1.6億,慢性病患者2.8億,高血壓患者2億。衛生部報告指出,慢性疾病已經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老齡化與慢性病導致國家及個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巨大且逐年遞增。
如何解決老齡化及慢性病養護與醫療資源緊缺的矛盾?國際醫學界的共識是: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在疾病預防中每投入一元可節省治療成本約八元,預防保健和健康監護將是未來發展重點。而充分依靠物聯網是擺脫目前困境的多、快、好、省的良策,因為物聯網技術在健康領域的應用,真是通過日常的檢測、監護以及針對性的預防,讓我們防患于未然。
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全科醫生制度。會議指出,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提供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又稱家庭醫師或家庭醫生,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持和預防服務。在全科醫生嚴重不足的當下,物聯網技術是中國政府全科醫生醫改的必備手段,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既可讓老人及慢性病人居家得以實時監護,又可以減少全科醫生登門拜訪旅途所費時間與次數,還能減輕全科醫生檢測記錄的工作量,同時可以根據檢測出現的情況,提升應急服務的實時效果。基于云平臺的物聯網應用,也是政府部門考核全科醫生最真實的依據來源。中國聯通遼寧分公司搭建了基于物聯網的遠程保健社區公眾健康管理系統,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睞,整體實施方案的功能結構見上圖。
方案整體結構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平臺處理層和應用層四層。感知層利用各類醫療檢測設備采集老人、慢性病人的實時數據,通過網絡層傳遞到后臺,經過數據計算、分析后達到管理和應用的目的。網絡層是通過中國聯通高速的WCDMA 3G網絡,利用APN專用網絡技術,實現網絡傳輸的安全性。平臺處理層采用云技術,完成對前端設備采集數據的收集、分析、處理,以圖表形式形成日常監控的健康報告。應用層將平臺處理層取得的處理結果按需向特定人群進行展示:中老年病人可及時收到檢測結果的短信反饋;診療機構醫生特別是全科醫生可以根據采集的老人、慢性病人數據掌握所服務人群的身體狀況,及時作出診斷;診斷結果可由病人及家屬通過網站、手機客戶端軟件及時了解;醫護人員還可通過呼叫中心不定期向病人及家屬通報診斷結果,并提出養護方案建議。需要治療的,全科醫生直接上門服務;需要轉診的,可以按照相關流程直接向更高級別醫療機構掛號;情況緊急的,則可直接代呼120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