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大選剛剛結束,中國經濟上行壓力增大的今天,《美國制造》這本書可以給予中國制造業界和政府部門良多啟示。作者利偉誠是陶氏化學公司掌門人,世界500強CEO。在這本書中他暢談了對美國制造業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展望,對于中國經濟有很多借鑒之處,很多觀點引人深思。
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被稱為是兩個陣營的戰爭,奧巴馬被媒體稱為代表了美國制造業的力量,他背后站著蘋果、微軟、通用電氣等美國制造業大佬,而羅姆尼則代表了美國金融業的力量,背后的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個個財大氣粗。最終奧巴馬的勝利預示著美國依然將仰仗制造業。究其原因是由于金融業帶來的高風險性和高杠桿造成的美國經濟基礎空心化危險,已經在金融危機后引起了美國精英的充分認識,美國正在有計劃和有步驟地降低對中國制造業的依賴程度,這個跡象從最近一個消息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蘋果公司正打算在美國生產IMAC電腦。可見中國媒體最近在大力宣傳的“美國制造業回流將引發中國經濟衰退”并不是一句杞人憂天的話。
長久以來,我們以中國制造為驕傲,不可否認,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紅利帶來的產業鏈全球分工體系中獲得了很多收益。中國經濟以高速增長的姿態贏得了全世界的矚目,但是路徑依賴使得中國的制造業始終徘徊在產業升級無力,依靠低人力成本打天下的局面。誠然,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活力迸發使得中國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中國已經是制造業跨國企業所不能離開的投資熱土。但是正如這本書上所說,美國制造業的優勢依然巨大,美國只是在全球分工體系下將部分科技含量較低、產業鏈處于低端位置的分工部分交給了中國,美國依然擁有很強的創新力量,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勞動生產率,這是中國所不能低估的。
作者是一個有著深深美國夢的企業家。在他看來,美國能夠使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人都通過自身努力和上帝給予的天賦在美國創造一番事業。而制造業是美國夢的基礎,曾經制造業是美國的驕傲,但是資本主義天生的逐利性使得美國利用美元的優勢將產業全球分工,在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給美國造成了高額的逆差。作者指出制造業能夠促進生產的創新,能夠在一個勞動人口眾多的國家滿足就業,同時制造業的發展使得金融業的發展不至于是無本之木,這都決定了美國必須要重振制造業來發展經濟。
而美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現實困難也決定了美國必須要采取手段對制造業進行刺激。作者指出了幾個關鍵點:比如目前制造業的形象過于陳舊,不能夠吸引足夠優秀的年輕人投身其中,同時美國的教育水平正在倒退,這都是目前美國制造業面臨的困境。看到這些話語,我們不能不想到目前還遠遠沒有到中國企業家彈冠相慶的時候。雖然作者在書中盛贊中國的產業規劃細致,面向新興行業做了大量努力,但這都是作者的溢美之詞,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中國制造業的問題。
我們的問題和美國正好相反,政府高度的調控減弱了市場自然的活力,同時一些地方政府不切實際的扶持揠苗助長,使得產業布局紊亂,企業過度依賴政府,這在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出來。
美國能夠依靠強大的科研體系和雄厚的產業基礎迅速復興制造業,并且能夠開發出更加適應美國資源稟賦的新興技術。而中國好不容易發展出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還一哄而上留下一地雞毛,并且中國的高科技行業往往在核心技術上還是需要拾美國的牙慧。而中國獨特的政商生態、偏低的技術積累,目前還不足以支撐中國未來的制造業發展,這不能不讓人對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潛力捏一把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面對更加強大的競爭對手,企業家必須要有更強的風險意識和危機感。
作者提出美國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要付諸實際行動由政府來引導企業轉型,更是給中國敲響了警鐘,目前3D打印、芯片制造、生物工程等先進制造業在中國還只是剛剛起步;而互聯網等產生了大量富豪的行業,中國也只是跟在美國背后亦步亦趨,更沒有蘋果、谷歌這樣引領時代的公司。如果中國不迅速趕上,當美國制造業完成新一次轉型后,中國的制造業將面臨空心化的困局。